2008年6月2日 星期一

「層遞」修辭格教學

發表於95.05「國文天地」月刊
「層遞」修辭格教學 :陳麗雲

修辭格本身是一個語文創意表達的方式,學生語文質量的提升可從創思修辭格教學入手。或有人說,西方人比東方人更有創造力,亞洲學生總被認為缺少創造力,根源或許在儒家教育傳統和教育系統本身。要解放學生的創造力,教師的創新教學便是重要指標。

一、教學實施
(一)、引導語
當我們還小時,牙牙學語,搖擺學步,能發出任何嘟噥咿呀的聲音,都會令父母欣喜若狂;隨著年歲漸長,背起小書包上學去,開始一筆一畫學習注音符號、國字,覺得世界真是繽紛多彩,好好玩呀;時光荏苒,像射出的箭,一去不復返,現在要學的不僅只是國語、數學,還有英語、電腦……,生活中有數不清的東西要學;直到像老師一般年紀,除了學習是生活上重要的功課之外,生命中還有家人、孩子、朋友、事業……等等重要的事要擔心、要付出,這就是成長,這就是人生,就是這樣一層一層添加上去的——甜蜜的負擔。

(二)、教學要點
1、「層遞」有:語詞層遞、句子層遞、段落層遞。基於國小學生的認知心理,屬於綜合應用的段落層遞不宜於國小進行教學。是故,本文只進行語詞層遞、句子層遞的教學。
2、「層遞」要說的事物必須是三個或以上,並且彼此相關,這些事物可以分層次,必須有大小、輕重、多少、深淺等程度上差別。這些差別必須按一定的次序排列,如由輕至重或由重至輕排列,像階梯似的逐漸上升或下降。如:
有病看醫生不如事前預防好;事前預防不如鍛鍊身體好。
公園真好,既可以乘涼,也可以欣賞風景,還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
3、利用題型設計教學法學習「層遞」,透過仿寫、擴寫、續寫練習施作,由親自具體練習中,磨練「層遞」一層一層更上層樓的結構。
「層遞」比較常用的創思技法還有「自由聯想法」、「屬性列舉法」、「腦力激盪法」、「強迫組合法」等,亦可結合「比較教學法」,具體分辨其層層鋪展的形式。

(三)、活動設計
說話寫文章,為加強語氣,使氣勢逼人,展現格外力量,往往把欲說的話放在句子的結尾。如:「寫信不如打電話,打電話不如親自上門拜訪他。」「寫信」、「打電話」、「親自上門拜訪」這三件事,強調出最後一件「親自上門拜訪」比前兩件重要且有意義。這便是「層遞」修辭格。請小朋友根據題型設計句型寫出「層遞」。
題型範例:
1、先……,再……,最後(還)……。
如: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2、……不如……,……又不如……。
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由……到……,由……到……,由……到……。
如:一個人認識一個人,由認識到點頭,由點頭到談話,由談話到互相欣賞、互相愛惜。
4、既可以……也可以……還可以……
如:參加讀書會既可以增廣彼此的見聞,也可以促進彼此間的感情,還可以學習表達分享自己的想法。
5、昨日(少年)……,今日(中年)……,明日(老年)……
如:報紙報導的是昨天的新聞,電視報導的是今天的新聞,中廣報導的是現在正在發生的新聞。(中廣廣告)    

二、學生作品分析
(一)、優秀作品
1、讀書不但可以得到知識,也可以訓練耐力,還可以修身養性,更可以拿到一把金鑰匙。(旻璇)
2、每一滴水都希望從溪流到河流,再奔向大海的擁抱。(美誼)
3、媽媽的手小時候又白又嫩,結婚當家庭主婦後,手變得又黑又粗,還充滿著菜餚的香味;到了年老的時候,手就會像風乾的橘子皮一樣,爬滿皺紋。(旻璇)
4、山上的景色美麗如畫,那裡可以看到晴空萬里,可以看到青山綠水,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小野花兒和你作伴,真是悠閒的好地方。(冠甫)
5、打電動不如看電影,看電影不如看電視,看電視不如看好書。(小諺)
6、為了身體健康,喝酒不如喝汽水,喝汽水不如喝飲料,喝飲料不如喝白開水。(怡真)
以上六例皆是精彩「層遞」作品,掌握「層遞」層層鋪展的層次,內容豐富靈活有變化,生動深刻具創意,展現學生的精進力與獨創力,屬「優秀作品」。
例1認為讀書可以獲得「知識,也可以訓練耐力,還可以修身養性,更可以拿到一把金鑰匙。」層層鋪展,指讀書漸進的三種妙用。
例2將「水——溪流——河流——大海」由小到大遞升的排列,訴說出「大海是水的故鄉。」,涓涓細流最後都會匯聚至浩瀚汪洋,回到屬於自己家鄉。
例3透過媽媽的手來看青春年歲的變化及歲月的無情,時間的層遞由媽媽的手訴說著故事。媽媽的手由「又白又嫩——又黑又粗——爬滿皺紋」。一個女人蛻變的成長,歲月的痕跡深深刻畫,殘留在媽媽的手上,但也記憶著母愛無私奉獻的血淚史。
例4透過空間的層遞,先看天上的「晴空萬里」,再看到遠處的「青山綠水」,接下來是身邊「不知名的小野花兒」,描寫如畫的山水景致。
例5以「……不如……,……又不如……」來強調「打電動、看電影、看電視」都不如後者「看好書」的重要,相較之下,書才是一輩子的好朋友,「開卷有益」,打開書便如同開一扇窗。
例6的形式如同例5,強調身體健康「喝酒不如喝汽水,喝汽水不如喝飲料,喝飲料不如喝白開水。」可見「喝白開水」比那些垃圾飲料和合成化學果汁還要健康;換言之,生活中平淡無味的事物,珍之惜之,那才能品嚐出平凡而幸福的真味。
以上六例充滿層層翻疊的脈絡,由事而理,由景而情,循序漸進,層層開展,展現學子豐富靈活想像,精進力與獨創力一覽無遺。
(二)、正確作品
1、童年時要好好讀書,中年時要好好上班,老年時要好好休養,這就是人生的輪迴。(臻臻)
2、小時候我是四隻腳,長大後變成兩隻腳,老了變成三隻腳。(玲惠)
3、動一下,能使筋骨舒展;動二下,能使身體流汗;動三下,能使人心曠神怡。(雅瑄)
4、在圖書館不得隨意走動,不得高談闊論,更不得玩耍嬉戲。(廷睿)
5、字若不懂可以請教師長,請教師長不如自己查字典方便。(雅瑄)
以上五例皆能符合「層遞」要素,掌握「遞升」、「遞降」關係。然相較於前述「優秀作品」,未若前項之嚴謹深刻,自然生動,屬「正確作」品。
例1以「童年——中年——老年」是時間的層遞,這樣不同階段的變化層層開展,以時間的次序依序的鋪陳人生的變化。
例2亦以時間依序展開行動的層遞變化,由「四隻腳-兩隻腳-三隻腳。」將嬰孩至成年至老年的變化,童年在地上爬行,成長後靠二條腿奔跑跳躍,老了膝蓋不聽使喚,加上柺杖成三隻腳,讀了令人不禁欷噓。
例3以數字的次第展現運動有益身心健康,從「動一下;動二下;動三下」能使身體「筋骨舒展;身體流汗;心曠神怡。」結合「類疊」,充滿聲音節奏韻律美,由身體至心理,層層翻疊。
例4以在圖書館為例,強調須尊重安靜,圖書館是閱讀舒適環境,所以,「不得隨意走動,不得高談闊論,更不得玩耍嬉戲。」
例5以層遞強調出自學的重要,若有疑問問老師是不錯,但若能自己試圖解決,主動積極,這樣的學習當更上層樓。
此五例皆屬「遞升」例句,能以比較為脈絡,運用相似句型,推論演繹,表達出思想,顯現層次順序。

(三)、欠佳作品
1、哥哥以前成績很不好,現在哥哥成績變得特別好。(光友)
2、哥哥上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仁豪)
3、爸爸的機車很新,又乾淨又帥氣。(敬元)
4、他的手很大,近看時他的手很小。(瑋城)
以上四例皆未能符合「層遞」要素,顯現不出其順序性,或有推論演繹,或層層翻疊之開展,乃「欠佳作品」。
例1以哥哥前後成績對照,無三個或三個以上事物間的層遞,「以前成績很不好」至「成績變得特別好」,並無直接遞展關係,屬對比句型的轉折句,非「層遞」。
例2學生由「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接受不同教育,形式上彷彿符合「層遞」要素,但後面卻嘎然而止,使得文氣中斷,不知其所指究竟為何,是進步?還是讀書無用?建議改成「哥哥讀書一路都很順利,從上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皆名列前茅,令人佩服不已。」應較通順。
例3機車的新穎很酷、很炫,然「又乾淨」、「又帥氣」之間並無次序關係,應屬平行並列關係,故非「層遞」作品。
例4文句矛盾不通,手應越近距離觀察就越大才是,怎可能大大一隻手,近看會變小之理?
此四例未達及「層遞」要點,邏輯思考須再加強。
三、教學省思
(一) 教學過程
1、「層遞」內容,須按同一順序排列
「層遞」要按一定順序排列,客觀事理間要有邏輯關係,但非並列或對立關係,且要有三個事物以上才能翻疊出層層擴展的效果。如果只有二項,如:「我今天考的分數比昨天好。」這只是一般敘述句,無法開展出由事而理的嚴謹推論,構不上「層遞」。又如「一回生,兩回熟。」這樣亦只有二項,還不能構成「層遞」,若改成:「一回生,兩回熟,三回滾瓜又爛熟。」就符合「層遞」要素。
2、學生作品以時間先後的「層遞」最多
學生「層遞」作品,以時間先後順序的描寫最多,由童年至中年至老年不同的面向與體悟;空間變化的層遞次之;以事理為脈絡說理者,鮮少。可見學生的認知能力尚不能做到由事而理、由景而情的開展。學生作品中,「遞升」的作品多於「遞降」的作品,可見對學生而言,「遞降」的思考較「遞升」艱難。
3、長於「遞升」作品,短於「遞降」
歸納學生「層遞」作品,「遞升」作品多於「遞降」作品。質量方面,「遞升」都勝於「遞降」,所以,可見證在國小學生的認知心理上,「遞升」要遠比「遞降」來得容易且好寫。
4、辨析「排比」和「層遞」不同
「排比」和「層遞」都是有結構整齊,氣勢貫通的特點。但排比的句子間是並列關係;層遞的句子間是承接、遞進等關係。如:「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屬於「層遞」,有從「一個和尚」遞升至「二個和尚」、「三個和尚」。
5、活化傳統修辭格
傳統辭格有加以變化的必要,除了「遞升」和「遞降」外,還能採入分別與其主題比較的連續轉遞,或以多組烘襯主題的連環轉遞,賦予修辭格嶄新而又實用的意義。
(二) 創思技法
1、「題型設計教學法」中,使用最普遍及學生最易學會的是「仿寫」。然「仿寫」不是抄襲,而是一種「有中生有」創意的展現。所以,仿的是形式,內容則須發自腦中潛藏的創意,是屬一種再造的創意。
2、「層遞」有空間、時間二種。在以「題型設計教學法」教學「層遞」時,學生出現最多的作品是屬於時間的,空間次之。教學時可再加強空間的概念,空間可由近而遠,或由遠而近,「先看到……,再看到什麼……,又看到什麼……。」時間有今昔對照,如「以前……,現在……,未來……。」若要進行段落的「層遞」,可配合課文中的新詩韻文進行教學。如南一版第九冊<懷念淡水河>一課,就是將淡水河從清晨至中午、黃昏至深夜不同的景致逐次描繪,結合空間層遞,從深山、都市、河口的變化,敘述淡水河之美;翰林版<基隆河不再哭泣>便是以從前、現在、未來基隆河的改變,希望還給河流乾淨清新的面貌。這些韻文體的新詩都是以段落層遞來鋪陳文章,可讓學生透過課文瞭解段落層遞。
3、依據「題型設計教學法」進行「層遞」教學,內容因一層一層逐步比較爬升或下降,可配合「頂真」進行教學,學生在依題型仿寫或改寫時,常會出現「頂真」。如:「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都是結合「層遞」和「頂真」方式形成兼格。
3、根據題型設計將「把欲說的話放在句子的結尾」這樣層層比較,最重要、想強調的放在句尾,更可加強「層遞」的正確性,釐清思考邏輯順序,才不致序列錯置。

作文教學的修辭藝術

96.03 發表於「國教月刊」
作文教學的修辭藝術~ 陳麗雲

The Rhetoric Art of Compisition Teaching


一、前言
文章始於意而成於辭;亦即文章始於立意,而成於修辭。要充分表達作品思想情意,必須重視語言的錘鍊、辭采的藝術加工;換言之,一篇好作品,發自內心真摯的情感之餘,更須用文學的語言加以修字潤辭,這便是修辭的藝術。修辭具有神奇的魔力,能讓文章由平淡無奇邁向絢麗多姿,臻至文學美層次。
二、作文教學與修辭
劉勰《文心雕龍‧情采》云:「言以文遠,誠哉斯驗。心術既形,英華乃贍。」文章因有文采,才能流傳千古;寫作文章善用修辭藝術,將能使文章更顯其瑰麗多姿。
(一)作文教學
作文,是一門書寫的藝術,是一門生命學問的彰顯,是透過語言文字描繪心靈的世界,展現生命內涵;是人們將最精妙的哲理、深邃的智慧,透過語言文字互動產生激盪。是故,作文不應只是文字與紙張的交織,更應是澎湃情感抒發的窗口。
既然作文是以書面語言的形式來表達思想感情的產物,是反映語文能力的窗口。是故,寫作文章就必須有真實情感與豐富體驗為基礎,所謂:「情動於中而發於言」,就是這個道理。作文亦是語文能力高度綜合的展現,是集合了所有運用的能力,匯聚成文字後呈現。是故,寫作的表達就必須憑藉文辭修飾藝術,使文章生動具體、深刻活化、充分貼切的表達思想情感。天真的孩子們生活體驗往往不夠豐富多元,無法寫出寓含深刻的文章,伸出旁通廣博的觸角。是故,進行作文教學時,即需輔以閱讀豐富見聞,活化知識;佐以修辭藝術鍛鍊筆頭,提升寫作表達能力。
(二)修辭藝術
修辭是臻美的藝術,是文字美學,講究的是「好不好」,重視的是「美不美」。修辭是讓語文表達由「說得正確」臻至「說得好」、「說得有理而妙」的層次。
1、區分修辭教學與修辭學
「修辭教學」源於「修辭學」,然「修辭教學」不等於「修辭學」,各有其訴求與目標;前者重實務,貴活用;後者重理論,講系統。(張春榮,2005:10)
現行國小語文教學中,修辭教學是未見序列性與系統性,這是非常可惜。[1]筆者認為修辭教學宜「抓重點」,「學精采」,把握重要修辭知識,確實運用。在國小作文教學中,應善用修辭教學,要將修辭理論(修辭學)應用於實際教學實踐(修辭教學),讓深奧的修辭理論化為簡易的修辭藝術,增潤文章趣味華采的情韻。
2、修辭格
修辭格是修辭學中研究得最燦爛的精華,故一直有「辭格中心論」的論述。作文教學中,巧妙運用修辭格,會使文章語言文采煥然,瑰麗多姿。修辭格是修辭教學最重要板塊,在作文教學活動中,教導學生運用適切的修辭格描寫或說理事物,加深擴展學生的修辭觀念,釐清各個修辭格範疇與固定格式,提升學子語文質量,讓學生利用修辭格寫出優美有情味的作品。
3、修辭的功用
修辭是文字語言的美容師,王力(1981)曾道:「若拿醫生來做比喻,語法好比解剖學,邏輯好比衛生學,修辭好比美容術。」修辭可以將內心的意念訴諸於文字;可以將蘊藏的情感透過文字澎湃的展現。大凡字句、篇章的欣賞與創作,藉由修辭能行雲流水的表情達意;藉由修辭能使主題清晰明顯,引起讀者共鳴。是故,修辭是能以形象化的語言,陌生化的方式,精準而生動的將作品展現;換言之,文章中使用善用修辭藝術,將使整個文章「活」了起來。
三、修辭藝術的運用:以審題為例
作文教學離不開修辭藝術,舉凡由「審題」開始,至文章破題、選擇材料、構思等等,都能利用修辭藝術將文章深刻活化,提升拓植表達層次,臻至文字美學。以「審題」為例,許多題目中就兼含修辭,理解真正的意涵後,深入發揮內在含蘊,才能拓展題意,準確扣題,出奇制勝。
(一)題目含「比喻」修辭:
如「橋」、「園丁」、「腳印」「大海與水滴」、「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的老師是超人」、「疾風知勁草」……等等。
以「橋」這個題目為例。可寫具體而有實用性的橋,可寫歷史上美觀、有紀念性的橋。如「清明上河圖」的拱橋、盧溝橋、朱雀橋。然而如果只寫橋的形狀,這僅是一般具體化的外在思考,只寫出表面的意義;若能加以延伸思考:「橋」的功能是溝通,讓你能到達彼岸,跨越障礙,到達遠方。所以,還有無形的橋——「心橋」,讓我們和親人、朋友感情的溝通,這樣的思考已由具體進入抽象,能寫到內在的含意,已屬可貴;若還能更深入的想到:「橋」的溝通功能可以跨越藩籬,不僅只限於空間,還能穿越時間,穿越古今中外、歷史文學。我們能透過「橋」和古人對話,能和李白把酒言歡、吟詩賞月;可和杜甫共憂國事、慷慨激昂;可和王維暢遊山水,恬淡自適;……。透過「橋」能和國際接軌,瞭解社會脈動。所以,幫助我們和創作者溝通的作品也是一種「橋」。那麼,「《論語》是我們認識孔子的橋,「沈思者」是我們認識羅丹的橋,「命運交響曲」是我們認識貝多芬的橋。」、「書籍(閱讀)是通往知識的橋樑。」「手機電話是和世界接軌的橋。」將「藝術」、「音樂」、「書籍」、(閱讀)、「手機」比喻成「橋」,這樣的寫法,由有形而無形,由具體至抽象,才能深化延伸,拓展題意。
綜上所論,審題時透過「比喻」修辭的虛實轉換、抽象與具體相互為喻,以新奇創意解題,深入捕捉義蘊,寫作的格局當會提升,寫作的視野將會更寬闊。
(二)題目含「轉化」修辭:
如「當逆境迎向我時」、「擁抱幸福」、「春天在路上了」、「榜樣」……等等。
以「春天在路上了」為例,常見的「春神來了」、「拜訪春天」都是轉化,「春天在路上了」以轉化更生動描摹春天活潑的形態。又如:「春天就這樣扭著屁股走來了。」透過「轉化」將春天人性化,春天活潑的形象躍然紙上。又以「榜樣」為例,所謂榜樣乃是值得學習的典範。一般容易的寫法是以先聖先賢為榜樣書寫;最直接的也或以發揮大愛、努力不懈的人士為學習效法的對象,或是以親人或老師為其榜樣。然而,若利用「轉化」修辭轉化事物的特質與屬性,如「水」。水因器而成形,不受所限,亦不為所傷。所以,「柔軟的水有氣度,擁有寬闊大度量,是值得學習的榜樣。」這樣的思考是否更能跳脫出一般寫作的窠臼藩籬,文章的角度更深刻富創意?
(三)題目含「雙關」修辭:
如:「一葉不掃、何以掃天下」、「回家」……。
《說文》:「家」,「居」也。本意是「人所居」,是指遮風避雨的居住屋舍。以93年度指考題目「回家」為例,當時的滿分作品就相當令人矚目。作者虛構自己位居經貿中心曼哈頓,是身著高級套裝的成功人士,心中卻牽掛位於荒山野嶺原住民部落的家。他寫道:「只要回家,我就能找到自己的根;只要重溫母語的搖籃曲,就不再夜半驚醒;只要深吸一口自然的土腥氣,近鄉情怯的心疾,就不藥而癒……」當他真的踏上夢寐的土地時,「遇雨就泥濘滿地的山路已鋪上柏油;參差蓊鬱的樹林,全成了整整齊齊的人造林;水泥樓房取代了昔日的石板屋,不時飄出的配樂笑語我並不陌生,是俚俗的鄉土肥皂劇,天線與電纜將它們引入後山。」作者只能納悶的問:「我回家了……但是,這個失去了野性活力的部落,真的是我的家嗎?」這篇文章中的「家」,不僅指居住之有形屋所,更直指心靈的故鄉,沒落的山林文化。這個「回家」,便是一語雙關,透過意義雙關對家鄉的山林文化提出深情關懷,痛惜失去族群心靈寄託,引發深刻的迴響。
四、結語:
美妙的語文總是吸引人,令人陶醉,讓人咀嚼再三、流連忘返。為增加文章文采、深刻生動、表達情感與加強說服力,寫作需善用修辭藝術。修辭是妝點文學美容師,讓原本平淡無奇的文句,剎那間變得瑰奇絢麗;修辭是童話中具有魔力的魔棒,一碰到哪兒,哪兒就產生奇幻的變化,能將哪兒化腐朽為神奇。寫作時運用修辭藝術,可單格使用,更可修辭格連用及兼格使用,融會貫通,發揮其最大的表達效果。
修辭藝術除運用在審題方面,更可運用在立意、破題、段落開展、文章過渡等等面向,運用修辭藝術讓作文教學更具綽約風姿。文章要邁向臻美層次,就需善用修辭藝術,表現語文優美雅言,展現文字豐富義蘊,開展學子語文智慧。筆者相信,只要教學者用心設計修辭課程,「寓教於樂,寓智於美」,作文教學將更生動活潑,修辭將是孩子們邁向語文藝術天地的最佳門徑。


參考書目
王力(1981)。中國語言學史。山西:人民出版社。
王希杰(1983)。語言的美和美的言語。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李建榮、陳吉林(主編)(2002)。小學作文教學大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張春榮(1993)。一把文學的梯子。台北:爾雅出版社。
張春榮(2005)。國中國文修辭教學。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陳麗雲(2006)。國小高年級修辭格創思教學之探究。台北教育大學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萬永富(1989)。小學生語文手冊。瀋陽:遼寧少年出版社。

[1] 陳麗雲(2006)認為:「修辭教學,若只停留在修辭格僵化的辨識,制式理論的說明,靜態分析修辭格數量的起伏,對語文教學及對修辭格教學都是困乏而不足的,是縮小了『修辭格』的內涵,使多采多姿、興趣盎然的修辭格教學,內容變得片面狹窄、枯燥乏味,將修辭格教學引入誤區。」

國小高年級「映襯」修辭格教學研究

95.10.20發表於 花蓮教育大學:2006年台灣教育學術研討會

國小高年級國語科「映襯」修辭格教學研究
陳麗雲:台北縣修德國小教師
張春榮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授

摘要
本文旨在探究國小語文領域中國語科修辭格教學。語文能力高低攸關知識經濟,更影響國力強弱。欲提升莘莘學子語文能力,就須從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修辭格教學入手。修辭格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始於提高聽讀說寫的能力,終於訓練和提高思維能力、創造性能力。九年一貫的修辭格教學,不再是傳統「修辭學」的全盤托出,而是取精用宏,重新設計,養成學子語文表達能力的最佳媒介。本文「映襯」修辭格教學活動設計,秉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設計為主線」教學模式,配合國小高年級學生認知心理,進行修辭格教學活動示例。期能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努力創新,優游於語文創作的天空,讓語文教學「活」了起來,發展語文教學生活化、趣味化、多元化面貌。
關鍵詞:修辭格、修辭格教學、映襯、比較教學法

Abstract
This thesis describes the rhetoric teaching of Mandarin in Language Art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The purpose of the Grade 1-9 Curriculum of rhetoric teaching is to teach the students how to develop the best expression 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This teaching activity is based on the pattern: guided by the teacher, developed and designed by the students. The main of this thesis is to make the language teaching lively, interesting and diverse.
Keywords:Figures of speech(rhetoric),rhetorical teaching,Paradox

壹、前言
語文是國家的命脈,是所有學科的基礎;語文教育是國家教育的基石,更是國家強弱的重要指標。現代學生被認為語文能力持續下降低落,嚴重拉起警報,令教育界學者及基層教師們憂心不已。教育部及各縣市政府為了提升莘莘學子語文能力,制訂許多相關辦法與積極規劃相關課程。如教育部正視到新生代學生國語文程度低落問題的嚴重性,於94年5月24日宣布將成立「國語文教育專案小組」,委請學者專家研究評估,通盤檢討與研議國語文教育;台北市為提升學生國語文,更研議提高授課時數,促進教學效能。筆者認為,大凡教學效能絕非上課時數的數量多寡所能解決;重點應是加強語文創意教學,「寓教於樂,寓智於美」方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指標,讓學生樂學,教師樂教,學生語文質量才能大大有效提升。
修辭格本身就是充滿創意語言的表達方式,修辭格教學更是充滿創意的教學。文章始於意而成於辭,要充分表達作品思想情意,必須重視語言錘鍊、辭采藝術加工;換言之,修辭格教學是教導學生傳情達意的優質方式。職是之故,筆者期許教導學生從修辭格入門,從中習得語文之奧妙,陶醉於語文之馨香,提升語文能力,體現審美生活。

貳、修辭格教學
語文教學應是語言智能與非智力的涵養藝術,修辭格教學是創造美感、提高語言教學效果的上課藝術。「語文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就要走上修辭學、風格學的道路。」(呂叔湘,1983)是故,國小修辭格教學絕不能輕忽,亟須正視與努力。
一、修辭格教學意涵
中文之美,貴於繪畫性、音樂性、字義性的綜合呈現,修辭學正是研究語文含蘊深厚的文化內涵、豐盈的文化意義與人文精神的一門學問。修辭格教學源於修辭學,然而,修辭學重理論,講系統;修辭格教學重實務,貴活用。是故,欲提升學子語文質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理應重視修辭格教學。
大抵而言,修辭格教學是將修辭格技巧融入教學的一種方式。然而修辭格教學,並非把修辭格理論硬生生的向學生講解、灌輸或乏味的記憶背誦。而是教師透過生動有趣的修辭格教學活動,將修辭格「融入」教學之中,讓學生於遊戲、生活或練習中領悟修辭妙用,使學生能喜愛並活用修辭格,啟動孩子文學心靈。換言之,修辭格教學是指對修辭格理論及現象分析和運用知識的傳播,目的在於提高學習者的修辭格鑑賞和實際運用能力。修辭格教學不僅是修辭格規律手法的介紹、實踐,更是對學生語言美的教育,對學生道德品質、思想情感的薰陶,它所研究的是美的規律在語言中的體現,是對學生進行語言美的教育過程。
宗廷虎(1995)道:「漢語修辭學21世紀應成顯學。」筆者認為除體認修辭的重要外,更須找到適當有效的方法,將修辭格教學發揮其「有力、動人」的要求。王力說道:「若拿醫生來作比喻,語法好比解剖學,邏輯好比衛生學,修辭好比美容術。」所以,修辭格教學的目的,顯然是教會學生能運用語文「說得更好,寫得更好」。
修辭格是修辭學最重要、研究最多、表現也最亮麗的部分;修辭格是思維規律的表現。姚亞平(1997:215)《當代中國修辭學》謂:「《修辭學發凡》最精采部分之一也就是它的修辭格研究。」所以才會形成「辭格中心論」,因為修辭格研究能集中而典型的體現形式化、概念化、類別化等學術特徵之型態。本文修辭格教學,旨在研究如何把修辭格教得生動活潑有趣,如何讓孩子喜愛修辭,善用修辭格;在運用重要修辭格上,能確實明白修辭格運用的原則與方法,使修辭格教學由「是什麼」(What),提升至「如何達成」(How)的層次,寫出精采動人的佳句。
綜上所述,修辭格教學是在教學活動中,直接教導學生如何運用適切的修辭格,描寫或說理事物。修辭格教學旨在提供有效的方法,明確的辦法,讓學生利用修辭格寫出優美的作品。修辭格教學不宜只是修辭格的乏味記誦,應為活潑的「教學活動」。修辭格教學應在遊戲中親近,在練習中領會,在生活中妙用。九年一貫的修辭格教學,不再是傳統「修辭學」的全盤托出,而是取精用宏,重新設計,養成學子語文表達能力的最佳媒介。
二、國小修辭格教學的新向度
小學國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實際使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修辭格教學,從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來看,它直接關係到閱讀、寫作能力的提高;從培養學生語言美來看,它是提高學生精神文明和語言修養的重要課題;從時代的要求來看,它與提升國家競爭力需要菁英優秀人才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在小學中實施修辭格教學,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目前許多國小學童,即使到了五、六年級,他們對於句子的結構,乃至修辭格的認識,依然薄弱。學生大部分只會辨認感嘆句、疑問句、敘述句或少數修辭格。若干程度較佳的學生能寫出好文章,但缺乏修辭格觀念,總令人惋惜。「修辭格」就好像文章的衣服,什麼時候要舒緩雅致,什麼時候要排比有力,什麼時候要對稱工整,什麼時候要呼告哀矜,要讓學生明白,要使文句華美或遒勁,就要適當運用哪一種修辭格。
無可置疑,欲提升學生語文質量,加強美的語言欣賞,即從修辭格教學開始。筆者認為修辭格教學,能欣賞、運用修辭之美,淨化心靈,拓廣胸襟,提升精神生活美境,享受無窮的美感經驗,進而開創健康、快樂、幸福的人生。國小高年級學生正處於創造力發展關鍵時期,[1]筆者希望能以修辭格為基石,加強國小高年級孩子靈活應用語文能力,發揮語文創思藝術。「九年一貫」的語文學習領域中,基本理念敘述得很清楚明白:「語文是學習及建構知識的根柢,語文學習應培養學生靈活應用語文的基本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良好基礎。」「語文是溝通情意、傳遞思想、傳承文化的重要工具。語文教育應提升學生思辨、理解、創新的能力,以擴展學生的經驗,並應重視品德教育及文化的涵養。」好的作品除了正確的文法外,尚須優美的修辭以蘊藏無限的魅力,更須有「真心」,[2]——打開修辭的第一把鑰匙。
三、國小修辭格教學現況
修辭格教學是如此重要,對國小教師而言,如何教(具體方法)?教哪些(範圍)?先教哪些修辭格(序列性),如何進行教學(教學過程),使學生感到新鮮有趣(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師急切關注、亟待解決的問題。
陳麗雲(2006)認為:「修辭格教學,若只停留在修辭格僵化的辨識,制式理論的說明,靜態分析修辭格數量的起伏,對語文教學及對修辭格教學都是困乏而不足的,是縮小了『修辭格』的內涵,使多采多姿、興趣盎然的修辭格教學,內容變得片面狹窄、枯燥乏味,將修辭格教學引入誤區。」胡性初(1992)《實用修辭》中提及:「修辭教學的現狀有三:(一)、修辭教學大綱——空白;(二)、修辭教學的重點——不明;(三)、修辭教學往往依賴——教參。」胡性初(1994)研究大陸及香港地區關於修辭教學的狀況,他更指出:「不論是大陸還是香港,都沒有把修辭教學提到語文教學的重要位置上,都是以修辭格的辨識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其實都是把修辭當作語文教學中的一種點綴,從而,把修辭教學引向了誤區」。[3]馮瑞龍(1994)亦指出香港中、小學修辭格教學存在著「缺乏系統、修辭格的分類混亂、修辭格教授的體系和方法偏頗」的弊病。
其實台灣地區亦然。修辭格教學的研究,僅止於停留在修辭學理論與修辭格辨析及數量分析的起伏,老師強調的是「分析這屬於何種修辭格?」修辭格名稱術語總是沒有依循的標準,如「比喻」有稱「譬喻」,「擬人」有稱「比擬」、「轉化」等等;先教什麼修辭格,再教什麼修辭格是隨性未見序列。是故,現行小學中未能真正走上修辭格教學之路,甚至修辭格教學在小學中是失敗的。小學中修辭格教學存在許多問題,這種教師意識淡薄、教學重點偏頗、教法陳舊單一、術語名稱混淆、辭格序列未定的修辭格教學現狀,使基層教師無所適從。
筆者認為:修辭格教學,要依照系統性和循序漸進的原則,有計畫的安排教學內容。修辭格教學,要教會學生識別修辭格,劃清修辭格與非修辭格的界限,劃清各類修辭格之間的界限,並且了解各個修辭格的性能與效用。修辭格教學宜「抓重點」,「學精采」,須把握重要修辭格,並能確實運用各重要修辭格;修辭格教學應明確教學意義,抓住修辭運用實質;修辭格教學應及早制定出教學大綱,使修辭格的教與學都有所衡準;修辭格教學應透過由語文知識的灌輸晉升到智力創意的培養,進而進入美育的薰陶;修辭格教學的目的、具體內容和要求須予以明確規定,師生方有統一、可遵循的標準,充實教學內容;修辭格教學應改進教學方法,結合創思教學技法,提高教學樂趣;應動靜結合,利用遊戲、活動、視聽影像等媒介豐富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感受修辭格之美趣及情韻,以收教學效果;修辭格教學應強化學生修辭技巧和綜合能力的訓練,設計融貫知識性、情趣性和實用性之教學,使其更生活化、多元化、趣味化,以展現修辭格之音樂性、圖畫性與其意義性,讓修辭格教學真正活化、生動有效,培養學生真正學習帶得走的能力。
修辭格教學能提升學生語文質量,由「說得正確」,臻至「說得好」、「說得巧」、「說得美妙」,教師們應正視修辭格教學,開發修辭格教學新向度,讓學生在遊戲中體會,在練習中精進,在生活中妙用。讓修辭知識由陳述性邁向程序性,由工具性邁向藝術性,由規範性邁向創造性,當是國小修辭格教學努力的方向,以達到「玩深刻」、「抓重點」之修辭教學目標。
四、「映襯」修辭格教學
張春榮以實用性與學術性出發,歸納出國小常用十個修辭格,[4]並提出「辭格教學序列」(張春榮,2005:23)。表列如下:
表一 辭格教學序列表
第 一 階 段
第 二 階 段
比喻、擬人、誇張、雙關、類疊
對偶(形式上對比)、映襯(內容上對比)、排比、層遞、頂真
五種
五種

相信由此劃分,修辭格教學才能在豐富想像力的開發上,有所進階;才能在寫作能力培養上,形成序列;也才能讓日益繁瑣的「修辭格教學」,綱舉目張,脈絡清晰,自成鮮明易懂的理論系統。
其中,「映襯」修辭格是國小修辭格最重要的二個修辭格之一,[5]是由字句修辭邁向篇章修辭的基礎。在教學實務上,對國小教師而言,「映襯」教學感覺相對吃力,學生容易混淆,不易達至教學目標。國小學生認知心理發展是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未達至辯證思維階段。「映襯」對學生而言,較抽象晦澀難懂,教師教學相對困難棘手。是故,筆者本文聚焦於「映襯」修辭格教學,進行教學活動設計。
(一)、「映襯」的定義
黃慶萱(2002:409)道:「在語文中,把兩種不同的,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貫串或對列起來,兩相比較,互為襯托,從而使語氣增強,使意義明顯的修辭方法,叫做『映襯』。」但本文採用的是廣義的「映襯」,張春榮(2005:19)認為簡單的說,「映襯」是內容意義上的對比,[6]分為三類:
1、反襯:對一事物或人,用相反或「矛盾」的詞語形容描寫。
2、對襯:對二種不同的人、事、物用二種不同的觀點加以形容描繪。
3、雙襯:針對同一人、事、物,用二種不同的觀點加以形容描述。
(二)、「映襯」的作用
「映襯」是認知思維的辨析,能突出事物主體,表達強烈思想感情,增強語言表達鮮明性,予人深刻感受。其作用分別為:
1、反襯: 就同一對象本身,運用矛盾語法,展開「相反相成」的敘述,形成對立的統一。
2、對襯:自兩個不同對象(不同主語),運用對等語法,展開不同語境的鮮明對比。
3、雙襯:自同一對象(同一主語),運用矛盾語法,展開兩種相對觀點的思維,形成對立的統一。
好的「對襯」,兼及「對偶」之美;好的「雙襯」、「反襯」,呈現深層的複雜,呈現弔詭的真實(似非而是)。是故,「映襯」以強烈的對比,以此襯彼,使被陪襯者產生鮮明生動的形象,感情的表達更充分;利用反襯,以非襯是,使事物褒貶分明,使事物的矛盾鮮明突顯;二件完全相反、矛盾的事物放在一起對照,亦可以產生嘲弄的效果,給人深刻的印象。
(三)、以「比較教學法」進行「映襯」
世界事物的普遍聯繫性和異同性是「比較教學法」的客觀物質基礎。掌握事物「共性」,利用求同視角將看似不相關的事物統一起來,形成新的創意;掌握事物「異性」,運用求異視角從中找出相異屬性,新穎獨特的特殊價值與生命力,才能卓然不群。有比較才能有鑑別。呂叔湘(1983:137):「一切事物的特點,要跟別的事物比較才顯示出來,語文也是這樣。」區分事物的異同,第一步就是比較,它既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一種具體的研究方法和教學方法。葉聖陶(1980:59)論述及教學方法時認為:「最要緊的還在多比較、多歸納、多揣摩、多體會」可見,「比較教學法」是進行修辭格教學的重要方法。本文透過「比較教學法」,讓學生經歷動態教學相比對照,知道為什麼這麼寫比較好,那麼寫為什麼比較不好;原稿經過改稿之後,為什麼變得更有力、更動人,讓學生身歷其境動態的比較,具體感受美的語言藝術。

參、「映襯」修辭格教學設計實例
筆者認為,修辭格教學務必講究創意方法,採用趣味實用的教學方法,將使教學成效更顯著;學生樂學,教師樂教;師生共同於修辭格教學過程實質進行中,體味語言美的教育過程。教學時更須配合學生認知心理發展,以求收得更佳教學成效,培養學生新思維。
語文能力的學習不是勻速直線發展,而是存在若干「敏感期」。[7]陶倫思(Torrance Ellis Paul)和潼次武夫的研究皆顯示:國小五年級學生創造力相對較高。[8]小學時期是具體形象思考和抽象邏輯思考形式交錯發展的時期,主要是發展抽象邏輯思考;由具體形象思考,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考為主要形式。教師配合小學生心理發展的飛躍期,施以適當的教育,便能收良好教學成效。
基於語文思維「形象性」的特性,語文教學應注意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教育要教會學生思維,終於創造性思維。教師掌握學生認知心理之發展關鍵,在小學中、高年級,注意形象思維與抽象邏輯思維深刻發展,輔以適當教學,將能豐富學子語文涵養,深植語文智能。
職是之故,本文「映襯」修辭格教學之教學活動設計,秉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設計為主線」教學模式。先有「引導語」帶入,繼而陳述教學要點、教學設計。復次,學生作品歸納分析,分「優秀作品」、「正確作品」、「欠佳作品」加以歸納分析。最後以教師實施教學後之教學省思做結,省思教學活動進行之優缺及建議。
一、教學實施
(一) 引導語
如果沒有壞朋友來做為比較,可能感覺不出好朋友的珍貴;如果不是走過逆境,又怎麼會知道無波無擾的日子其實得之不易。只有懂得人生好壞相參本質之後,也才會懂得,真正令人心動的,不是錦繡大道上易凋的玫瑰,而是崎嶇小路中偶遇的小花草。既然最令妳印象深刻的幸福時刻,是抬頭看見陰霾天空中,從烏雲後透出來的耀眼陽光,那麼,陽光雖然美好,烏雲的存在也一樣重要。有人說:毛毛蟲是醜陋的,然而,沒有醜陋的毛毛蟲,哪來的繽紛蝴蝶?
愈是平凡無奇的事物,愈能彰顯出深刻的意義。傷心欲絕的時候,一句溫暖的問候分外感到溫馨。人生而有情,感情豐富的人懂得珍惜幸福,我們每個人自小都很期待過著幸福的日子,窮極一生追尋幸福,然而,始終遍尋不著,始終覺得幸福好遙遠、好陌生。幸福在哪裡?要去哪兒尋找它?有人踏遍鐵鞋也尋覓不著,彷彿追求「幸福」事件很難的事。
其實真正的幸福,就是每天準時上下課,下課後能跟家人一起吃飯、看書、聊聊今天的心情……。看似平常例行的煩瑣小事,其實才是最幸福的事,是真正的「幸福」。原來,「幸福」就在你身邊,根本不用跋山涉水去尋找;「幸福」是這麼的簡單,一點兒也不艱難;而最艱難的事,是如何將最平凡簡單的事,持續地維持;將最幸福的簡單事,永遠的珍惜!
(二) 教學要點
1、平行並列關係
「映襯」是內容上的「對比」,所以要抓住二個平行正反對立並列的觀念(事物)。如:苦與樂、難與易、黑與白,使之產生對比效果,突出事物的性質、狀態、特徵,使好的顯得更好,壞的顯得更壞,大的顯得更大,小的顯得更小,使事物顯得更透徹,更全面。
2、遠距原則
「映襯」強調對比性、相對性,所以須掌握遠距原則。對比關係越強烈,印象越鮮明。如「白天和黑夜」就是一個鮮明的對比,若是「白天和黃昏」雖是對比,但強烈性不如「白天和黑夜」鮮明。所以,在選擇內容時,須多加選擇對比性強的使之更鮮明。應用「映襯」時,事實可誇大,言詞要含蓄。如:「小小的手握住整個宇宙。」表現命運操之在我的豪氣;若寫成「小小的手撐住大大的球。」內容就失去語感和力道。
3、以「比較法」學習「映襯」
任何一樣東西,自己是無法比較的,一定要兩個以上的東西擺在一起,才可以比較。有比較才有鑑別。「映襯」就是對比,動靜、冷熱、好壞、有無,是對比;膽小和勇敢是一種對比……。鏡子前面的我們是實、是真、是立體,鏡中的影子是虛、是假、是平面……,透過比較,感受才能強烈鮮明,印象更深刻。所以,「映襯」透過「比較法」是很適當方式。
4、結合其他修辭格
「映襯」可結合「比喻」、「象徵」、「對偶」、「排比」、「雙關」等修辭格加強表達,更豐富語言之美。如:
白天是太陽先生活躍的舞台,黑夜則是月亮小姐甜蜜的夢鄉。(映襯、比喻、擬人)
勤奮是點燃智慧的火花,懶惰是埋葬天才的墳墓。(映襯、比喻、對偶)
二並列事物有主從、賓主關係,「從」主要是襯托「主」。「映襯」強調內容對比,形式不必太工整。
(三)、教學設計
1、黑點和白板
白板上點上一個黑點,你看到的只有一個黑點嗎?往往會忽略那麼大的白板嗎?你看到的是什麼呢?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些優缺點,但是你眼中是否只有看到別人身上黑點,卻忽略他擁有一大片的白板(優點)?
2、唱反調
事情總有正反二面,看事情態度、角度不同,就會有不同領略。生活中有許多事,多看多想,加以比較,便能有深入的體會。這些體會都是很好的智慧,也是生活中的寶貝。試從正反二面思考或觀察,造出「映襯」的句子。就像「唱反調」,有時說反面意思,能使正面意義更突出。如:
我讀書都讀在背上,他讀書到真讀到心坎兒裡了。
這樣的對比擺在一起,充分鮮明生動表達出二人不同,一個是有讀沒有懂的「讀在背上」,另一個則是心領神會的「讀書到真讀到心坎兒裡了。」
3、習作
試著造出兩個語詞,且兩者間意義相反的句子。例如:令人「厭惡」的「吸引力」、「自私」的「分享」、「富有」的「窮人」等。找出兩個相反矛盾的主題,比較他們的異同,再創作「映襯」的作品。
二、學生作品分析
(一)優秀作品:
1、今天的我哭泣,明日的我微笑。(旻璇)
2、說一句好話,如口出蓮花讓人覺得好舒服;說一句壞話,如口吐毒蛇,讓人受傷。(仁忠)
3、他的身上穿著考究名牌,嘴裡吃得山珍海味,出門開著豪華賓士,而大腦中卻一貧如洗。(小諭)
4、多做多得,少做少失,盡多少本分,就得多少本事,懶惰的人最貧窮。(旻璇)
5、相當年,蔡奶奶是一個面色紅潤、青春飛揚的美少女;如今,蔡奶奶已是白髮蒼蒼、滿臉皺紋的老婦人。(小諺)
6、陳至中家的外表很富麗豪華,家中的設備卻很蕭條簡陋,真是「外強中乾」。(小諭)
好的「映襯」,兼及「對偶」之美,襯托出欲強調表達的事物,意義呈現鮮明對比,是對立的統一,隱含特殊的道理。
例1中以對偶形式:「今天的我哭泣,明日的我微笑。」「今天的我」對「明日的我」;「哭泣」對「微笑」是單句整齊的「對偶」。內容看似衝突的矛盾,其實細思量後,並不矛盾,形成弔詭的複雜。今日努力耕耘、累積實力,雖是倍嚐艱辛,然今日的努力付出將是明日歡呼收割的基石,頗富哲理情趣。例2以「好語如蓮花,惡語如毒蛇」對比出話語的溫暖與刻薄,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的最佳寫照。善惡對比,正反立現。
例3以「外表」和「內心」對比,映襯出紈褲子弟之不上進,是「富有」的「窮人」,才是真正可悲,一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例4和例2有異曲同工之妙,以「多」和「少」對比襯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
例5更以「當年」和「如今」對比,以「面色紅潤、青春飛揚的美少女」映襯「白髮蒼蒼、滿臉皺紋的老婦人」襯出時光之無情,並兼對偶之美。
例6以「反襯」方式對照出屋內「富麗豪華」、屋外「蕭條簡陋」的兩樣情,還以「外強中乾」的雙關來總結陳至中的家。
此六例皆能結合「對偶」、「比喻」、「雙關」等修辭技巧「映襯」出豐富哲理,顯現其創思之變通力與精進力,內容深刻細緻,思路協調新穎,實屬佳作。
(二)、正確作品
1、真心的祝福,是友誼的開始,醜陋的批評,是友誼的結束。(子螢)
2、他的學問可真高,高到連長輩跟他說話都不用回答。(美誼)
3、每個人的心都不一樣,如果你心地善良你就是個天使,如果你心地邪惡你就是個魔鬼。(玲惠)
4、在傳言中,他是一個遊手好閒的無業遊民,但在事實上,他是一個刻苦耐勞的優秀人才。(臻臻)
5、這個木瓜看起來很飽滿,但是裡面是卻很空虛。(姿樺)
6、阿姨是公司最醜的美人,可是他很奇怪,明明是億萬富翁,卻甘願過著乞丐般的生活。(小諺)
「映襯」主要是彰顯內容的對比,此五例皆能掌握「映襯」內容對比技巧,只是相較於前列優秀作品,雖是豐富靈活,卻未若前列作品深刻新穎。
例1對「友誼」感受的描寫,正是國小高年級學生最切身的感覺。在這個半大不小青春期的尷尬年齡,同儕間常會因若干細節招致耳語,傷害友情。對他們而言,朋友同儕越來越重要,甚至或超越父母,然而如何維持友誼卻還需要學習。
例2用反諷和「頂真」方式襯出高傲無禮的「高學問」,其實並不足取;按理說:讀書應是知曉做人做事禮儀,學問高應更有禮謙虛,沒想到學問竟「高到連長輩跟他說話都不用回答」,與反諷連線,意在言外。
例3和例4以雙襯方式對比並列,強調「善由心生」和「謠言止於智者」的對比。
例5以木瓜為喻,表明「人不可貌相」的哲理,所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亦即此理。
例6以反襯的方式對照出阿姨的相貌:「最醜的美人」和古怪的個性:「億萬富翁,卻甘願過著乞丐般的生活」。
這些作品,合乎「映襯」要點技巧,展現學生創作靈活性和流暢力與變通力。
(三)、欠佳作品:
1、白色的雲,黑色的烏雲。(彥伯)
2、前天下雨,後天放晴。(伯駿)
3、獨角仙的殼是咖啡色,另外的甲蟲是黑色。(仁豪)4、他沒錢,但是他常常捐錢。(威淳)
以上4例徒具「映襯」形式,內容卻無意義,缺乏邏輯性的思考。
例1中「白雲」和「烏雲」雖是對比,然卻不知其究竟欲表達的想法為何,如若改成:
黑色的烏雲是白色層雲的敵人,只要它一靠近,層雲無力抵抗,只好躲回家中。
這樣才能彰顯出晴天翻轉成陰雨天時,雲層的變化較具意義,非只徒具形式的文字遊戲。
例2、例3和例1同,尚需修改使之成為有意義的「映襯」。例2若改為:前天下雨,後天放晴,天氣真是變化莫測呀!
語句完整,較符合「映襯」敘述。例3亦須修改,若改成:
獨角仙的殼是咖啡色,另外甲蟲是黑色,它們都是我自然生態觀察箱的主角。
完整的表達,才能使語句表達正確,使人瞭解。
例4是矛盾的語句:沒錢怎能常捐錢呢?實際上不可能,所以可將之改為:
他不富有,但是他常常捐錢做善事。
充滿愛心的人未必是有錢人,但他必是心靈豐富的「富人」;若是家財萬貫卻吝嗇小氣不願助人,也只是「富有」的「窮人」。
是故,以上四例應再加強邏輯的正確性和內容的協調性,才能符合「映襯」要點,屬「欠佳作品」。
三、教學省思
(一) 教學內容
1、學生認知心理
基於小學生認知心理,國小學生未能達到辯證思維的層次,「反襯」這樣看似矛盾的語法,對國小學生而言,是太艱深了,不適宜於國小學生進行教學。所以,本文在「映襯」的教學上,只做「對襯」、「雙襯」教學,不實施「反襯」教學。學生在「對襯」、「雙襯」的練習中,發現「雙襯」二個平行對立的對比關係,學生做的比「對襯」還要好。可能是在引導時,一直強調正、反和矛盾的邏輯關係,所以,學生在思考時,是從邏輯的對立正確性發展至靈活、豐富的變通力和流暢力,臻至深刻、細緻新穎的精進力與獨創力。
2、分辨轉折句和「映襯」修辭格區別
學生習做的句子,要讓學生學會分辨轉折句和「映襯」之別。轉折句和「映襯」很接近,句型類似,但修辭須具有文學性,作品要加以選擇。如:爸爸正在上班,媽媽卻下班了。
此句應只屬於轉折句,屬於文法,非「映襯」修辭格。又如因果關係的句子,其實教學時亦應和「映襯」區分,如:
失敗越多,成功的機率就越多,沒有失敗過,怎會有機會成功呢?(樺)
此乃因果關係句,屬於文法,在此應和「映襯」區隔。是故,於「映襯」教學時,為達至教學效果,應事先教導學生區分出文法和修辭之別。
3、「映襯」宜循序漸進
「映襯」對學生而言,比較抽象,教學時師生都較辛苦。「映襯」是文字化妝師,讓文句呈現立體,碰撞作(讀)者的內心與情感。教學時建議先用字、詞的對比來練習,再進行到「句子與句子的對比」,甚而到「段與段的對比」。字詞對比如:「黑白」、「善惡」等;「天和水都很藍」、「風好急,我卻走得很慢。」「天」和「水」;「急」和「慢」都是「字與字的對比」。亦可用成語、短語來讓學生比較「映襯」,如:「環肥(燕瘦)」、「此起(彼落)」、「外圓(內方)」、「幾家歡樂幾家愁」、「眾人皆醉我獨醒」、「白髮人送黑髮人」等。等練習分辨「單句」和「上下相對」的「映襯」例子後,再進行「句與句的對比」。如此依序漸進的教學,學生才能慢慢具體清楚接受「映襯」修辭格。如:「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等。
4、掌握重點,用得恰到好處
在運用「比較法」學「映襯」時,要注意用來對照的事物必須是完全對立或完全相反的。如:新和舊、好和壞、美和醜、光明和黑暗、強壯和弱小等。做到黑白分明、是非清楚,使美的更美,醜的更醜,大大增強對比的效果。「映襯」用於寫作有畫龍點睛之效,尤其是「句與句的對比」,更能凸顯主題。
唯使用「映襯」,不宜過多。偶然跳出,形成反差,才讓人驚豔。所以,「句與句的對比」就像裝飾品,偶爾用個一、二次,用到恰到好處,讓人覺得漂亮,否則就顯得造作難懂。「段與段的對比」更要小心,全篇就是一個對照,這是選材上的巧思,取材因為對比,形成對立和力量。
5、「反襯」可分階段練習
「反襯」的方式精彩,有力量,有看似「矛盾」、細想後卻很有道理的表現效果。然而,這樣的練習對國小學生很難,讓學生欣賞就好,當作是一場「文字哲學之旅」;這些美麗又充滿智慧的句子,看看就好,像結交一位好友,卻不強迫練習仿作。若學生程度真能進行教學,建議讓學生分階段練習,由語詞、短語至句子,由易而難,結合文法進行教學。如:
(1)、找出矛盾的對比詞。如:「打和痛」。
(2)、將詞語句子拉長串連,如:常常被「打」,也就感覺不到「痛」。
(3)、最後將句子賦予道理加深加廣。如:
常常被「打」,也就感覺不到「痛」了,能忍受最多挫折打擊的人,一定會常到成功甜美的果實。
6、「段與段的對比」方式
「段與段的對比」不適於國小進行教學,但在訓練語文程度較資優的學生(如語文競賽的培訓學生)實是可適用的。進行「段與段的對比」,可利用三方法慢慢切入:
(1)、時空的對比
在不同段落裡,處理過去和現在,現在和未來,童年和成長,窮困和富有,無知和成熟……。有時可加進『道具』的效果,如:記憶中媽媽年輕漂亮的樣子和現在握住媽媽粗粗充滿皺紋的手。有時大範圍和小範圍的生活空間形成的生態現象和眼界差異;普遍現象和特殊角色的對照;一片森林、一棵樹、一粒種子背後衍生的意義……,形成「空間上的對比。」
(2)、感覺的對比
運用不同段落分配,處理快樂和悲哀;動和靜;冷和熱;新生和衰亡……,把不同的感覺在不同的段落裡對比、襯托出來。
(3)、特質的對比
輕和重,光明和黑暗,安靜和吵鬧,快和慢,乾淨和骯髒……,這些不同的特質,在不同的段落裡,清楚摺出文章的立體效果。
如:「樹的心事」,就可透過時空、感覺、特質的對比呈現素材主題的對比,就能進階至「段落的對比」。
7、區分「對偶」和「映襯」
「對偶」和「映襯」都要求成對,但「對偶」重形式結構的對稱,不重內容的比較;「映襯」則重在內容意涵的對比,不拘泥結構形式。然「對偶」中的「反對」,在意義上即是「映襯」,這可屬於修辭格兼用現象。「對偶」和「映襯」修辭功能也不同。「對偶」運用對稱的語言形式,和諧語音節奏,加強語言感染力;「映襯」使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增強語言鮮明戰鬥性。
8、結合其他修辭格,強化藝術性
內容上的「映襯」,輔之以形式上的「類疊」、「對偶」、「排比」,能使語言文字的表達,收到更加警策、活潑生動的效果;亦可和「誇張」、「層遞」搭配使用,有竦動情感、搖撼心靈的強大力量,營造出文字藝術魅力,彰顯「映襯」內涵。如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以時間誇張「反襯」出時光飛逝、青春之無力挽留;又如李商隱<無題>:「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以「一萬重」誇張自身遭逢冷落、寂寥,更以「已恨」層遞到「更隔」彰顯出層層遞進。「映襯」使用對比的句型,可以繃住文字的力量。如:
驕傲讓人毀滅,謙虛讓人成長。懂得在謙虛中成長的人,才是生命競賽中,最後的優勝成功者。
從「映襯」到「比喻」,這樣兼格的使用,能馬上比較出是、非,實、
虛,強化說理的力量。配合「比喻」施作,如「驕傲」和「謙虛」,「驕
傲」可比喻成:毒藥、懸崖、荊棘遍野……;「謙虛」可對比比喻成:
鮮花、階梯、康莊大道等。是故,內容上的「映襯」可結合「比喻」、「擬
人」、「誇張」、「層遞」等強化表達力道;借助「類疊」、「對偶」、「排比」
等變化多端,使之美妙靈動。
(二) 教學活動
1、「比較法」進行「映襯」教學
凡事總要透過比較才能顯現出特質,用「比較法」進行「映襯」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思考。如:寫出遠山的朦朧,才能顯得出近水的明澈;寫出壞蛋的醜惡,才更顯得出好人的善良。這種正反強烈對照的鮮明敘寫,就是「比較法」進行「映襯」的助益,所描寫的主題往往讓人看了立刻留下深刻印象。
「比較法」有另一思考方向,即透過觀摩學習同學們作品的優劣和經過討論後,知道為什麼哪些作品好,哪些作品不符教學要點要求;亦可審思自己作品,再進行修改,以作品前後改稿的方式進行比較,可具體讓學生更清楚,為何這樣的作品是較好的,這樣的作品表達力強勁;那樣的作品卻較差,表達力疲軟不振。如前述「欠佳作品」中的「前天下雨,後天放晴。」(伯駿)這樣的作品僅是徒具形式的文字堆砌,無法達到「映襯」的深刻細緻,若將之改為:
前天我生病了,心情在下雨;今天身體終於復原,心情轉為放晴的蔚藍。
此例經改稿後應比原句質量更優。學生可透過比較,改稿前後何者較優,如何能更凸顯鮮明對比,彰顯「映襯」的對比特徵。
2、結合遊戲、動態口語方式學習
學習「映襯」可讓學生配合辯論賽的練習,分成:正面論辯、反面論辯,讓學生蒐集相關辯論主題正、反方資料,進行口語論戰,如:「小學生應不應該背書包上學?」可由論辯過程具體體現「映襯」對比的意義。結合遊戲、動態口語方式學習更能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強化應變機智,在實地口語論戰中,馬上能比較出正、反的對比。
3、運用「比較法」寫成「精彩座右銘」
語言現象是很奇妙的,經常會走出常規。在特定的語境下,「映襯」反而能突出表達特殊效果。生活中有許多事,多看多想,便能體會這些很好的智慧,生活的寶貝,從正、反的角度思考,為自己的生活作一本智慧語錄,成為自己的「座右銘」。如「少一個朋友,就是多一道牆。」又如羅馬哲人奧古斯丁說:
驕傲使天使淪為魔鬼;謙遜使凡人彷如天仙。
便是以「驕傲與謙遜」正反對比思考,形成「映襯」。教學時,能以「煩惱與喜悅」、「快樂和悲傷」、「痛苦與幸福」、「成功和失敗」等人生意義為題,讓學生試著創造一則短小精美的座右銘,如:
痛苦是幸福的階梯。
快樂的秘訣,不是做你喜歡的事,而是喜歡你所做的事。(英.貝力)
時間能使隱藏的東西顯露,也能使燦爛奪目的東西黯然無光。(羅馬.賀瑞斯)
全班再共同選拔文句最美、意義最佳的人生座右銘,更可凸顯「映襯」
對比特殊表達效果。

肆、結論與建議
劉勰《文心雕龍‧情采》云:「贊曰:言以文遠,誠哉斯驗。心術既形,英華乃贍。」文章因有文采,才能流傳千古。是故,巧妙運用各種修辭格,會使文章語言文采煥然,瑰麗多姿。以「比較教學法」進行「映襯」修辭格教學,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再加上教學內容引用的事例,對啟發學生思維影響甚鉅,所謂「修辭入文」,生動的事例能吸引學生,讀來引人入勝,正可兼而進行語文審美教育。
一、結論
語文教學旨在致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現代語文能力。語文教學肩負培養學生將話說得清楚、流暢、得體,把文章寫得準確、達意、傳神的重任。要順利完成上述重任,就得打破學生錯把修辭格當作語文教學的一種點綴,釐清修辭格教學絕非以修辭格辨識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由偏而正,使修辭格教學走出誤區,正視修辭格教學。
筆者認為,一門學科的建立和發展,或是基於理論本身的需要,或是根於社會實際的需要,其重要價值,顯然不僅止於理論的突破與創新,更在於社會效益的助力與創造。修辭格教學的設計,不僅只於提供語文教學另一面貌,更關注於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助益與語文質量的提升。職是之故,修辭格教學須站在兒童的立場出發,引起兒童興趣,讓兒童樂於學習,樂在學習。本文希冀透過修辭格教學,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9]開展修辭格教學另一廣闊天地。
修辭格教學須配合學生認知心理,在修辭格與教學方法中找出最佳仲介區,所以磨合遷移,非常重要。在教學上,總有一些想像的應然,然應然並非時然,經過磨合期實際教學,驗證國小修辭格教學是可以上得生動有趣。學習修辭格必須配合兒童認知心理發展,如「擬人」其實是「移情作用」,「比喻」即是「類化作用」,配合學生認知心理,輔以創思或遊戲教學啟發創意,讓修辭格教學變成一堂活潑快樂的語文課程。
修辭格屬於積極修辭,須有力、動人,與一切藝術手法一樣,不只用心在概念明白的解說,更重要是具體形象的體驗。所以,教學修辭格應該簡要,不宜繁瑣,要教最核心、最重要的,並非為修辭格而修辭格;應重在「理解與應用」的層次,盡量教授學生欣賞和實用性為主,不應將焦點放在術語和分類上。修辭格教學,應加強訓練,使學生在實際中認識各種修辭格的特點,達到豐富學生語彙,表達真實情感,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
二、建議
創意、新穎的教學,對教師是一大挑戰。語文教學設計,應注意集中性、反復性與創造性。對於教學活動的進行與規劃,須一再沙盤推演,一再修正。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也可考慮建立自己的教學樣本匣(Portfolio),不斷追求專業成長,並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不斷提升教學語文質素,做到既有生活情味,生動活潑,同時也文雅規範,能給學生示範作用,逐步用優雅的教學語言提升學生語文。所以,教師必須具有以下特點:
1、 具有不斷創新、追求個人教學風格的理念。
2、 理解創造、求異思維、創造性想像等活動的原理。
3、了解創造型學生的特點,並特別注意發揮這些學生的創造性(絕不能壓抑其發展)。
4、運用一般的創造思考教學技巧,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作為一種課程,在設計修辭格創思教學單元維度、內容選擇、編排時,要考慮各個修辭格的特點,及在教學活動時如何體現這些特點,兼顧學生學習基礎、教師自己的能力等。否則,隨意確定一個教學維度,然後把幾個修辭格拼在一起讓學生學習,將十分危險。這樣的教學起不到促進學習的組織性,實現鞏固學習、遷移學習等的基本功能,甚至還會引出一些新問題。
至於教學活動,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或培養創造型學生,教師自己首先要具有創造力、創新精神。否則,教師不能識別學生的創造意識、見解,甚至把富有創造性的見解作為「胡思亂想」而加以批判,把「創造型學生」作為「搗亂分子」而予以批評。這樣會壓抑學生的創造精神,難以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教學反而會枯燥無味。
論及「修辭格」,與語文教學息息相關。大體而言,小學生每次的學習只能相對汲取,無法盡取。故教學要抓住重點,透過具體明晰比較,讓學生感受揣度,歸納出各辭格之要點與各具有特性。
語文教學是美學欣賞教育,只有建立在穩固的語文基礎,才能蓋起文字的大樓;也只有在文字的大樓中蓋出璀璨的雕樑畫棟,修辭格才得以在生活中優美實現。如果每一個教師能深切體悟修辭格教學的重要,在教材裡尋找語文新生命,在教法中尋覓創思新天地,修辭格創思教學將能展現燦爛的明日。

參考文獻
王耘、葉忠根、林崇德(1995)。小學生心理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朱作仁(1984)。小學語文教學心理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呂叔湘(1983)。呂叔湘語文論集。台灣:商務印書館。
宗廷虎(1995)。漢語修辭學21世紀應成顯學。修辭學習,1995(3)。
姚亞平(1997)。當代中國修辭學。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胡性初(1992)。實用修辭學。廣州:華南理工大學。
郅庭瑾(2004)。教會學生思維。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張春榮(2004)。修辭學在「讀」與「寫」教學中的運用。國文天地,20(4),20-26。
張春榮(2005)。國中國文修辭教學。台北:萬卷樓圖書。
張春榮(2006年3月29日)。國小常用辭格。國語日報,13版。
教育部(2002)。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陳麗雲(2005年10月)。國小高年級創思修辭格教學研究。2005「創造力教育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崑山科技大學。
陳麗雲(2006年3月1日)。正視修辭格教學。國語日報,13版。
彭華生(1993)。語文教學思維論。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馮瑞龍(2001)。修辭教學遊戲手冊。香港:中華書局。
黃奕光(Kwang,N.A.)著,李朝輝譯。(2005)。解放亞洲學生的創造力。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黃慶萱(2002)。修辭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謝錫金(1994)。中文教育論文集第二輯(上、下冊)。香港:香港大學。
譚全基(1994)。修辭新天地。台北:書林書局。
[1] 陶倫斯(Torrance)得出關於兒童創造力發展的動態過程的結論:小學一至三年級呈直線上升狀態;小學四年級下疊;小學五年級又回復上升;小學六年級至國中一年級第二次下降;以後直至成人基本保持上升趨勢。(轉引自郅庭瑾(2001:52)林崇德(1995:168)亦道:小學一、二、三年級是辯證思考萌芽時期,四年級是辯證思考發展的轉折期,五年級和六年級為辯證思考穩定發展時期。
[2] 譚全基(1994:7):「修辭並非單純技巧問題,我們所用的每一個詞都反映了我們的思想、生活、教育、修養。」(《修辭新天地》)亦即我們所講所寫的每一句話皆是心理狀態的外在顯現。
[3] 胡性初(1994)。《大陸與香港中學語文(漢語)修辭教學的比較》——談語文(漢語)教學與工作。收錄在謝錫金主編《中文教育論文集》第二輯(下冊)。
[4]張春榮(2006)<國小常用辭格>:「確定國小常用修辭格方式有二:(一)、藉由歸納、統計,由國小國語教科書切入,由實用性出發,依據量化比例(辭格出現次數),確立國小常用辭格。(二)、藉由演繹、系統,由學術性出發,掌握修辭理論核心,依據能力指標(想像力、思考力),釐清修辭中重要辭格,並確立國小「理應」學習的常用辭格。」歸納出國小常用十個辭格,分別是比喻、擬人、誇張、雙關、類疊、對偶、映襯、排比、層遞、頂真。(國語日報2006/03/29第13版)
[5]國小重要二個辭格是「比喻」和「映襯」。張春榮認為(2005:23):第一階段修辭格教學,可以以「比喻」為核心,兼及「接近聯想」、「相似聯想」為主的辭格(如:擬人、誇張、雙關、類疊),偏字句修辭;第二階段以「對比」為核心,兼及以「相對聯想」為主的辭格(如:對偶、映襯、排比、層遞、頂真),偏篇章修辭(結構設計)。
[6] 「映襯」見於陳望道(1989)、黃慶萱(2002)、董季棠(1981)、沈謙(1991)、黃麗貞(2002)、杜淑貞(2000)、陳正治(2001)、蔡宗陽(2001)等。事實上,大陸學者有主張用「對比」者,如:王希杰(1983)《漢語修辭學》、王勤(1995)《漢語修辭通論》、張至公(1997)《修辭概要》、;亦有主張用「對照」者,如楊子嬰、孫芳銘、王宜早(1987)《文學和語文裡的修辭》、黎運漢、張維耿(1991)《現代漢語修辭學》等。
[7]朱作仁(1984:4):敏感期其時間分佈在:小學四年級、初中三年級、高中三年級。
[8]引自郅庭瑾《教會學生思維》(2001:52-53):陶倫思(Torrance)對關於兒童創造力發展的動態過程得一結論,認為:小學一至三年級呈現上升狀態;小學四年級下跌;小學五年級又回復上升;小學六年級至初中一年級第二次下降;以後直至成人基本保持上升趨勢。日本學者潼次武夫以小學二至六年級學生為對象,對他們的創造性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獨立性進行測驗。得出:流暢性最高,獨立性最低。四年級學生創造性思維最低,五年級最高。
[9]創造性思維的特徵是:積極的求異性、洞察的敏銳性、想像的創造性、知識結構的獨特性、靈感的活躍性。彭華生(1993:205-213)《語文教學思維論》。南寧:廣西教育。

國小高年級語文創意教學研究——以「雙關」修辭格為例

~陳麗雲~

發表於95.10.13崑山科技大學「創造力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


「亞洲學生相較於西方國家學生,普遍被認為缺少創造力,究其根源,乃在於儒家教育傳統和亞洲教育系統本身。」(黃奕光,2005)其實,這是針對文化背景造成的差異文化才有的立論。事實上,在適當的環境中,輔以創意的教學,佐以新穎的教材,亞洲人和西方人一樣擁有創造力。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Knowledge Economy)的時代,創造力(creativity)即是國家競爭力重要指標,創造性的教學才能提升學生創造力,提升學生語文質量。

壹、研究動機
語文是國家教育的基石命脈,是所有學科的基礎,是全民終身學習的重要助力,更是個人及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面向。現代學生被認為語文能力持續下降低落,嚴重拉起警報,令教育界學者及基層教師們憂心不已。教育部及各縣市政府為了提升莘莘學子語文能力,制訂許多相關辦法與積極規劃相關課程。如教育部正視到新生代學生國語文程度低落問題的嚴重性,於94年5月24日宣布將成立「國語文教育專案小組」,委請學者專家研究評估,通盤檢討與研議國語文教育;台北市為提升學生國語文,更研議提高授課時數,促進教學效能。筆者認為,大凡教學效能絕非上課時數的數量多寡所能解決。重點應是加強語文創意教學,「寓教於樂,寓智於美」方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指標,讓學生樂學,教師樂教,發揮創造力,學生語文質量才能大大有效提升。
貳、語文創意教學
創造思考是人類所獨具稟賦,也是促進社會進步的原動力。語文教學旨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作的綜合運用能力。潘仲茗(1994)指出:「語文課堂教學中特別重視語言與思維能力培養。」[1]而創意教學乃利用創思策略,配合設計課程,以培養學生變通、流暢、精進及獨創的思考能力。
一、語文創意教學的意涵
語文創意教學,讓語文課程生動活化,使學生覺得輕鬆有興趣,讓孩子在快樂的學習中培養創造力。基於語文思維「形象性」的特性,語文教學應注意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教育要教會學生思維,終於創造性思維。所以,形象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發展的途徑和基礎,最終要歸結為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教師掌握學生認知心理之發展關鍵,注意形象思維與抽象邏輯思維深刻發展,輔以適當教學,將能豐富學子語文涵養,深植語文智能。
筆者認為,語文教學務必講究創意方法,採用趣味實用的教學方法,將使教學成效更顯著;學生樂學,教師樂教;師生共同於語文創意教學過程實質進行中,體味語言美的教育過程,以求收得更佳教學成效,培養學生新思維。
二、國小學生認知心理發展
語文能力的學習不是勻速直線發展,而是存在若干「敏感期」。[2]陶倫思(Torrance)和潼次武夫的研究皆顯示:國小五年級學生創造力相對較高。[3]小學時期是具體形象思考和抽象邏輯思考形式交錯發展的時期,主要是發展抽象邏輯思考;由具體形象思考,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考為主要形式。這種思考的過程,存在著轉折期,亦是小學生發展思考的「關鍵年齡」。強調這個「關鍵年齡」,就須小學教育工作者配合小學生心理發展的飛躍期,施以適當的教育。[4]這種抽象邏輯思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與感知經驗有關,以具體形象性為主。
國小高年級學生正處於創造力發展關鍵時期,[5]筆者希望能以語文創意教學為基石,發揮語文創思藝術。希冀能從提升小學生的語文能力開始做起,培養孩子們欣賞語文,靈活應用語文的能力。「九年一貫」的語文學習領域中,基本理念敘述得很清楚明白:「語文是溝通情意、傳遞思想、傳承文化的重要工具。語文教育應提升學生思辨、理解、創新的能力,以擴展學生的經驗,並應重視品德教育及文化的涵養。」
三、語文創意教學——從「修辭格教學」入手
張春榮(2004)指出:「修辭是語文豐富想像的開拓,高度悟力的綜合展現,以精確為本,以新穎性(陌生化)為上。」其說法無疑與創意教學理論相互輝映,可見修辭與創意教學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修辭格本身就是充滿創意語言的表達方式,修辭格教學更是充滿創意的語文教學。語文教學應是語言智能與非智力的涵養藝術,修辭格教學是創造美感、提高語言教學效果的上課藝術。
無可置疑,欲提升學生語文質量,發揮創造力,加強美的語言欣賞,即從修辭格語文創意教學開始。筆者認為修辭格語文創意教學,能欣賞、運用修辭之美,淨化心靈,拓廣胸襟,提升精神生活美境,享受無窮的美感經驗,進而開創健康、快樂、幸福的人生。
本文根據《創造力教育政策白皮書》的推動原則:「融入原則,創造力課程與教材應融入各科教學」,與推動策略:「鼓勵教師研發創造力之教材教法,進行有關創造力培育之行動研究」,從理論與教學設計之角度來探討創思技法融入語文創意教學。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事實上,無論任何學科,不論什麼著作,都絕不會僅用一種方法,諸法並用,相輔相成,才是正確態度。
四、修辭格教學
中文之美,貴於繪畫性、音樂性、字義性的綜合呈現,修辭學正是研究語文含蘊深厚的文化內涵、豐盈的文化意義與人文精神的一門學問。修辭格教學源於修辭學,然而,修辭學重理論,講系統;修辭格教學重實務,貴活用。是故,欲提升學子語文質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理應重視修辭格教學。
(一)、修辭格教學意涵
大抵而言,修辭格教學是將修辭格技巧融入教學的一種方式。然而修辭格教學,並非把修辭格理論硬生生的向學生講解、灌輸或乏味的記憶背誦。而是教師透過生動有趣的修辭格教學活動,將修辭格「融入」教學之中,讓學生於遊戲、生活或練習中領悟修辭妙用,使學生能喜愛並活用修辭格,啟動孩子文學心靈。本文修辭格教學,旨在研究如何把修辭格教得生動活潑有趣,如何讓孩子喜愛修辭,善用修辭格發揮高度創意,使修辭格教學由「是什麼」(What),提升至「如何達成」(How)的層次,寫出精采動人的佳句。
是故,筆者認為修辭格教學不宜只是修辭格的乏味記誦,應為活潑的「教學活動」。修辭格教學應在遊戲中親近,在練習中領會,在生活中妙用。九年一貫的修辭格教學,不再是傳統「修辭學」的全盤托出,而是取精用宏,重新設計,養成學子語文表達創意能力的最佳媒介。
(二)、國小修辭格教學的新向度
小學國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實際使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修辭格教學,從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來看,它直接關係到閱讀、寫作能力的提高;從培養學生語言美來看,它是提高學生精神文明和語言修養的重要課題;從時代的要求來看,它與提升國家競爭力需要菁英優秀人才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在小學中實施修辭格教學,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無可置疑,欲提升學生語文質量,加強美的語言欣賞,即從修辭格教學開始。筆者認為修辭格教學,能欣賞、運用修辭之美,淨化心靈,拓廣胸襟,提升精神生活美境,享受無窮的美感經驗,進而開創健康、快樂、幸福的人生。國小高年級學生正處於創造力發展關鍵時期,[6]筆者希望能以修辭格為基石,加強國小高年級孩子靈活應用語文能力,發揮語文創思藝術,讓修辭格教學真正活化、生動有效,培養學生真正學習帶得走的能力。好的作品除了正確的文法外,尚須優美的修辭以蘊藏無限的魅力,更須有「真心」,[7]——打開修辭的第一把鑰匙。
(三)、「雙關」修辭格教學
張春榮以實用性與學術性出發,歸納出國小常用十個修辭格,[8]並提出「辭格教學序列」(張春榮,2005:23)。表列如下:
表一 辭格教學序列表
第 一 階 段
第 二 階 段
比喻、擬人、誇張、雙關、類疊
對偶(形式上對比)、映襯(內容上對比)、排比、層遞、頂真
五種
五種

相信由此劃分,修辭格教學才能在豐富想像力的開發上,有所進階;才能在寫作能力培養上,形成序列;也才能讓日益繁瑣的「修辭格教學」,綱舉目張,脈絡清晰,自成鮮明易懂的理論系統。
1、「雙關」的定義、類別與作用
「雙關」是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利用語音或語義條件聯繫,造成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箭雙雕」效果。
(1)、諧音雙關:利用詞語間的同音、近音關係構成的。如:歲歲(碎碎)平安。
(2)、詞義雙關:利用詞語多義性構成的雙關。一個詞語在句中兼含兩種意思,許多廣告詞即利用此雙關修辭達到語言暗示的效果。
(3)、句義雙關:一句話或一段文字,兼含兩件事物或兩層意思。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除描述黃昏景象外,亦指作者對步入老年的感嘆。
(4)、對象雙關:依靠特定的語言環境構成的雙關,即所謂的「指桑罵槐」,是靠特定的語境實現的一句話關涉到兩個對象的情形,以表達聲東擊西、話裡有話。
「雙關」可造成語意的含蓄,使文句風趣鮮活,提供具體生動的事實,令人感到幽默的情趣,使文章生動,文字有趣,語言鮮活、幽默,具有引人入勝的意想不到奇效。
2、強迫組合思考術(Forced relationship)
將兩種相關或把表面上看來不相關的事物或意念加以聯結,合二為一,創立一種新的結構,頓生新奇,稱為強迫組合。可結合戈登(Gordon)於1956年首創類推比擬法(分合)法(synectics)之創思技術,進行類推比擬時,可由擬人、直接、狂想、壓縮衝突(用相矛盾或衝突的字描述)等四個向度進行思考。
參、「雙關」修辭格創意教學設計實例
筆者認為,修辭格教學務必講究創意方法,採用趣味實用的教學方法,將使教學成效更顯著;學生樂學,教師樂教;師生共同於修辭格教學過程實質進行中,體味語言美的教育過程。教學時更須配合學生認知心理發展,以求收得更佳教學成效,培養學生新思維。
語文能力的學習不是勻速直線發展,而是存在若干「敏感期」。[9]陶倫思(Torrance Ellis Paul)和潼次武夫的研究皆顯示:國小五年級學生創造力相對較高。[10]小學時期是具體形象思考和抽象邏輯思考形式交錯發展的時期,主要是發展抽象邏輯思考;由具體形象思考,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考為主要形式。教師配合小學生心理發展的飛躍期,施以適當的教育,便能收良好教學成效。
基於語文思維「形象性」的特性,語文教學應注意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教育要教會學生思維,終於創造性思維。教師掌握學生認知心理之發展關鍵,在小學中、高年級,注意形象思維與抽象邏輯思維深刻發展,輔以適當教學,將能豐富學子語文涵養,深植語文智能。
職是之故,本文「修辭格教學」之「雙關」教學活動設計,秉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設計為主線」教學模式。先有「引導語」帶入,繼而陳述教學要點、教學設計。復次,學生作品歸納分析,分「優秀作品」、「正確作品」、「欠佳作品」加以歸納分析。最後以教師實施教學後之教學省思做結,省思教學活動進行之優缺及建議。
一、教學實施
(一)引導語
小朋友,知道為甚麼賀年卡上常常畫著一條魚或是蘋果和橘子嗎?原來,魚象徵「年年有餘(魚)」、蘋果代表「平平(蘋)安安」、橘子表示「大吉(橘)大利」;除夕圍爐吃年夜飯時,一定要吃蘿蔔(菜頭)討個好彩頭,嚐年糕以示「年年高升」;不小心打破了碗,趕緊說一聲「歲歲(碎碎)平安」化解尷尬,這都是為求吉祥、討個吉利,讓人覺得趣味無窮,也是中國語言獨有的特色。
美國第38任總統福特說話時很喜歡用「雙關」。一次,他回答記者的提問時說:「我是一輛福特,不是林肯。」(林肯既是美國傑出的總統,又是一種最高級的名牌汽車;福特則是當時普通、廉價而大眾化的汽車。福特總統這樣說,一則表示自己謙虛,二則是為了突顯自己是大眾喜歡的總統。)福特總統幽默的使用「雙關」,適時的讓緊張的氣氛詼諧不少。
(二)教學要點
1、「雙關」重在兩事物聲音或意義上的「相似」、相關連。善用雙關語,能使語言幽默詼諧。所以對一字多音、多義和語言系統轉換(方言或外國語)要有敏感性,語感、語音和聲調的掌握能幫助發揮「雙關」聯想。如:
我和弟弟二人因為看電視看得太認真了,都成了「進士」(近視)。
便是利用詞義雙關,以「進士」兼含「近視」之意。
2、「雙關」因是利用諧音或詞義相關造成趣味,為免以為是誤用錯別字,故使用雙關通常加上引號(「」),以區別是別句用心,特意經營使用「雙關」,而非錯字或誤用。
3、使用「強迫組合法」學習「雙關」
藉由「強迫組合法」展開聯想,激發學生「既限制又自由」的創意,比天馬行空的「自由聯想」更有難度,具挑戰性。「強迫組合法」貴於將二個不相關的詞語強迫組合,發展出新的連結,故要化遠距為近鄰,化偶然結合為必然情境。
(三)活動設計
「雙關」修辭格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得非常普遍。現在,小朋友仔細想想,你的名字怎麼使用「雙關」,變化成廣告或文宣。想一想,你的名字放在一起有什麼組合,它的諧音能否造成「雙關」關連?在語意上能否一箭雙雕?例如:有個同學叫蓮貴,他能組合成「『蓮』生『貴』子」;竑諺就能利用「雙關」組合出「『鴻雁』(竑諺)飛來,立有鴻鵠之志。」所以,小朋友思索將名字中的二、三字,利用音(一音多字)、義(一字多義)的關係造成有趣的「雙關」,或是利用語言系統轉換(國語、台語、英語之間)形成雙關。在思考時,你的名字中這二、三個字或許一點兒關係也沒有,聰明具創意的你,努力聯想和組合,變成有意義的文宣或廣告,將你的名字創造新的形象,加油唷!
二、學生作品分析
(一)、優秀作品
1、做事情只要肯繼「旭」努力,有一天一定會「成」功。(旭成)
2、「仁」義當家,「忠」心為國。(仁忠)
3、「何」不將那微小的志氣,轉變成「伯」(霸)氣,如同高大的「駿」
嶺般,來激勵自己。(何伯駿)
4、人「旻」睿智選擇,凱「璇」勝利歸來。(旻璇)
5、美「妙」的「音」樂,配上快樂的旋律。(妙音)
以上作品發揮「一音多字」、「一字多義」的語言功能,將自己的名字強迫組合,展現「雙關」在音義上的機智。
例1、例3和例4皆採「一音多字」的方式將自己名字組合成「諧音雙關」。例1旭成將名字的「旭」以同音字「繼續」的「續」取代,表達努力終會成功的意旨。例3伯駿除使用諧音雙關,還將「伯」以「一字多音」的方式,引成「霸氣」的「霸」,展現小男孩志氣高的遠大志向。例4旻璇設計競選標語,將自己名字巧妙利用諧音,希望獲得神聖一票,表達「選對人就是人民的勝利」的訴求。
例2和例4是採「增字法」將自己名字增添字詞,引而申之;增字為訓,形成雙關。仁忠還以對偶形式解說其義:「仁」義當家,「忠」心為國。展開衍生性思考,兼顧形式和內容之美,展現其精進力的細緻性與協調性。妙音將名字其擴而增為:美「妙」的「音」樂。展現其豐富多樣的靈活視角,展現其聯想力。
(二)、正確作品
1、天上的雲千變萬「樺」。(姿樺)
2、有爆發性的「威」力,但內心卻很「淳」真的大男孩。(威淳)
3、待人「仁」義,事事「豪」氣。(仁豪)
4、家家「宜」家「宜」事,社會「臻」臻日上。(宜臻)
5、「美」豔四射,友「誼」長存。(美誼)
以上作品掌握「雙關」中諧音和諧義的特質,只是在內容的完整性和細緻性,未若前述優秀作品的深刻。
例1、例2和例4皆是利用中國字「一音多字」的諧音原則,採取的「諧音雙關」。
例3和例5是採「增字法」將名字引而申之,於使用上展現學子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三)、欠佳作品
1、「偉」巴是「丞」色的。
2、「閔」天投票請頭給最「傑」出的人選。
3、太「楊」下的「子」羅蘭「瑩」得大家的讚賞。
以上作品是勉強將名字組合,卻無法顯現音義上的表達完整。
例1偉丞採諧音雙關,將名字組合成:「偉」巴是「丞」色。然內容上,不知所云,僅只是文字堆砌而已,就邏輯的思維方向而言,懂得「雙關」的初淺形式意義,未能抓住實質運用內涵,讓文句展現有意義的機智。
例2閔傑對「諧音雙關」的掌握亦失當:「閔」天投票,初始以為是「每天」之義,後經詢問學生,方知是想要表達的是「明天」,在諧音的運用上造成錯覺,不知究竟是表達的真正內涵,屬欠佳作品。
例3楊子瑩將名字強迫組合後,成為:太「楊」下的「子」羅蘭「瑩」得大家的讚賞。其想使用的亦是「諧音雙關」,但紫羅蘭為何會在陽光下,且贏得大家讚賞?語意混沌不清,未能入人意中。
三、教學省思
(一)、教學過程
1、「名字」的新體悟
利用自己的名字強迫組合成「雙關」語句,其實很受小朋友歡迎,而且對自己的名字有更深一層的體認。在處理「雙關」修辭格時,要學生用自己的姓名(名字)強迫組合出廣告文宣或是廣告標題,剛開始學生很頭大,認為自己的名字很難放在一起組合。
經過老師引導,加上舉許多日常生活實例,尤其是廣告招牌的創意,或是選舉時候選人的文宣標語,大都會使用「雙關」,將名字置放於廣告看板上。學生這才發現原來生活中有如此多的「雙關」創意,益發覺得這樣的語文課程充滿了無窮創意及樂趣,創意組合完自己的姓名後,還可想出許多「雙關」的組合,漸漸展現敏覺力;此際,他們對自己的名字有另一番體悟,名字不再是名字,已賦予了新的生命。
2、最常使用「增字法」
小朋友在「強迫組合法」帶出「雙關」修辭格教學中,迸發創意。較好的作品圖文並茂,內容和意義頗能吻合。小朋友在「雙關」的使用上,發揮「一音多字」、「一字多義」的語言功能,使之成為諧音、諧義「雙關」。歸納學生作品,最常使用的是「增字法」,增添字詞,引而伸之,形成「雙關」;在語言系統的轉換上(英語、國語、方言之間)形成「雙關」,最常使用國語,英語或方言幾乎沒有;省略標點符號或字詞,形成雙關者,亦付之闕如。可見這二者對學生而言是難度較高。精進力強的學生,造出的文宣還有「對偶」修辭,而且音、義「雙關」。較弱的學生使用上較無新意,而且甚至連諧音「雙關」都不懂得使用,造出的文宣彷如判斷句,較為可惜。
好的「雙關」作品,除發揮其諧音、諧義之聯想、引申之外,應更有新意,有新解,讓人一下子想不到,又能言之成理,會心一笑。然此類作品在國小學生的認知思維上,比較難做到,因其對語文質量的理解有限,歇後語和多國語言系統轉換亦受限其認知與環境,所以,引申義的「雙關」較難完成。
3、「雙關」的正確使用
「雙關」是透過語文表面形、音、義聯想與它相關的實際內涵,從弦外之音獲得啟示,使語言幽默,饒富風趣。其是利用音義的變異,將其巧妙聯繫,形成別具特色的表達效果。「雙關」具雙重意義,明的只是表面意思,暗藏的意義才是作者本義所在,需要明晰形象,使人容易領會,既要蘊藉含蓄,又不可晦澀難懂。有些人把「雙關」看成低俗的文字遊戲,認為「雙關」不登大雅之堂。其實,偶一為之,不僅無損文章本身,有時反而更增添幽默和趣味。
另外,「雙關」貴在創新使用,開顏解頤。若別人已用過多遍,就不宜一再「炒冷飯」,毫無新鮮感,甚會令人倒盡胃口。使用「雙關」還須注意特定的語境及語境中人物與事物間的關係,以免讀者以自己的語境知識自行理解,出現「冷笑話」。
4、結合歇後語和諺語或猜謎,進行教學
巧設「雙關」,妙趣橫生。「雙關」可結合俗諺或猜謎進行教學,中國許多的諺語就是利用「雙關」語音、語義進行的聯想組合,如:
外甥打燈籠——照舅(舊)。
禿子撐傘——無髮(法)無天。
學生多四眼,苦讀成「進士」。(「進士」與「近視」同音)[11]
電視或廣告中的文案亦可助益於「雙關」教學,如:
(1) 同「肝」共苦如何得了。(B型肝炎患者多痛苦)
(2) 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聯想電腦廣告語)
(3) 聰明不必絕頂,慧根長留。(治脫髮藥水廣告語)
(4) 我們班的班「長」,舌頭真「長」。
中國古老的諺語充滿了智慧,其中有許多便是使用「雙關」;另可結合歇後語或猜謎進行雙關教學,生動活化教學的趣味。如利用歇後語認識台灣地名:
(1) 身懷六甲——大肚(台中縣)。
(2) Yello——野柳(台北縣)。[12]
(3) 兩好球三壞球——南(難)投。
諸如這樣的歇後語,就是利用了「諧義雙關」(身懷六甲——大肚)、「語言系統轉換」(Yello——野柳)、「諧音雙關」(兩好球三壞球——南(難)投)讓語文充滿樂趣,增加語文藝術情趣。
5、釐清「雙關」和「倒辭」(反語)
「雙關」,有些是正面,有些是反面。如二個家長爭著炫耀自己的孩子有多優秀:
甲說:「我的孩子真是厲害,無人能及,他在班上可是數一數二的呢!」乙不甘示弱的也說:「那有什麼!我的小孩從小到大可都是『數一數二』的呢!」結果,乙的「數一數二」是指數數兒只會數一和數二,不會數到三。這樣「雙關」的反語可造成詼諧幽默、出人意外的特別效果。又如:希望說服人家戒煙,說:
抽煙的好處可真不少:(1)永遠年輕;(2)小偷不偷;(3)惡狗不咬。
乍看似是鼓吹抽煙好,怎會是戒煙廣告呢?細說內容後情況便大逆轉,其實是敘述抽煙有礙健康:
(1)抽煙不利身體,有的早年就去世,所以永遠年輕;
(2)容易得氣管炎,夜裡經常失眠咳嗽,小偷聽見不敢上門偷;
(3)吸煙多了咳咳咳,咳得直不起腰,狗以為是欲撿石頭丟擲,跑得遠遠的,即使是惡狗,亦不敢靠近不咬。
這樣的「雙關」,綿裡藏針,結合「倒辭」(反語),正話反說,形成反諷,讓人記憶深刻。
6、流行用語和廣告用語
「雙關」利用語言音義的相似性,藉助聯想以達到真正表達動機目的。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會發現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具創意的雙關語。如:
(1) 現代家庭主婦當「省長」(省長一說台灣省的省長;亦說節省
金錢開銷的人)。
(2) 最好的辦「髮」是寬容。(髮禁如火如荼的被討論,所以,辦
法(髮)要寬容)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實施「雙關」教學時,若能配合「廣告大搜密」,請學生仔細觀察生活周遭所出現的廣告或文宣,出現的「雙關」修辭格,學生仔細觀察周遭所使用的語文,關心自己生活的環境,更可驗證「雙關」修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之廣,「雙關」之無所不在,對語感之提升大有助益。[13]現代日常生活中,年輕人的語言常使用「雙關」,如:以數字諧音表現情緒,「2266」(閩語「零零落落」諧音)、「56」(無聊)、「5845201314」(我發誓我愛你一生一世)、「59420」(我就是愛你)等;或台語或外來語諧音,「3Q」(英語「Thank you」,謝謝)、「烘焙機」(英語「Homepage」,網頁)、「OBS、OGS」(台語:歐巴桑、歐吉桑)、「英英美代子」(台語:閒著沒事)、「賣ㄚ勒共」(台語:不要這麼說)、「ㄚ里ㄚ豆」(日語:謝謝)等。
在日常生活中,隨手隨處可看到許多廣告,廣告文宣為了讓人印象深刻,常常使用「雙關」修辭讓你加強印象,包括政治人物的選舉文宣也是一樣,「雙關」使廣告台詞更具創意、更饒富趣味,讀了令人興致盎然。可利用這些廣告或語言系統轉換進行教學,以收教學成效。如:
表4-1 「雙關」廣告標語
雙 關 廣 告 標 題 語
出 處 說 明
台鐵「撞」況連連
聯合報報紙標題
「玩」(完)美女人,能不用心?
女人心機手機廣告
肯德基豪情壯「翅」,最能激勵壯士
肯德基
「師」情畫意,他是最有耐心的「耐師」:真正的nice。
師生書畫聯展
不要「稅」,全民不要「稅」。
稅捐處
禮上「碗」來連環送 一卡在手神氣活「現」
銀行辦現金卡
「夏」(下)降行動, 放暑「價」(假)馬上得好康
家具拍賣
中山「衣」學院
服飾店店名
「菲夢絲」完美女人「非夢事」
塑身美容名店
不買「鈦」可惜
寶島眼鏡行
「金生金飾」
金飾店
你吃「丸」了嗎?
桂冠貢丸
就是愛玩過「頭」
造型髮雕
紙有「春風」最溫柔
春風面紙
達美樂,打了沒?
PIZZA
啥米是「青」,台灣啤酒尚青(台)
公賣局/台灣啤酒
(二)、創思技法
1、組合展現創意
許多乍看下匪夷所思、異想天開的思路和想法,都有必然的關連性蘊涵在內。善於運用事物間關連性進行思維和創意的人,往往是從表面看來沒什麼關連、毫不相干的事物中,發現當中隱含相關性,從而聯結組合成新的思路,別出心裁,獨闢蹊徑,展現超越思維的高度智慧力。
進行聯想和組合,常常能創造新的形象;將原本沒有聯繫的各種形象組合起來,也能構成新形象,這是高度創意的另一展現。用自己的名字組成「雙關」,是強迫組合的方式,在缺少語境的情形下,形成自由聯想的雙關。雙關宜加引號(「」),代表用意特殊。好的雙關能展現音、義上的機智。雙關字若不加上「」,可能會誤以為是錯別字,而誤解其義,造成破壞語文之美的窘境。是故,實施教學時,告訴學生「雙關」字句須加上「」或用斜體和不同顏色的字體增大其字詞或加上粗黑體,使之一目了然。
2、兼格使用
強迫組合自己名字進行雙關,學生常會結合「對偶」進行習做,似此兼
格現象,正是語文藝術性的激發,正可提升語文質量。
肆、結論與建議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肅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 」[14]「要是沒有能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有創造能力的個人,社會的向上發展就不可想像。」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善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教學過程的實質應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語文創意教學能提升學生語文質量,訓練學生立體思維,培養莘莘學子的創造性思維。
參考文獻

[1] 潘仲茗(1994):「關於知識與發展智力、培養能力。不再把課堂看做單純傳授知識的講壇,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特別重視發展智力、培養能力。語文課堂教學中特別重視語言與思維能力培養。」<談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摘自《中文教育論文集》上冊。
[2]敏感期其時間分佈在:小學四年級、初中三年級、高中三年級。引自朱作仁(1984:4)。小學語文教學心理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3]引自郅庭瑾《教會學生思維》(2001:52-53):陶倫思(Torrance)對關於兒童創造力發展的動態過程得一結論,認為:小學一至三年級呈現上升狀態;小學四年級下跌;小學五年級又回復上升;小學六年級至初中一年級第二次下降;以後直至成人基本保持上升趨勢。日本學者潼次武夫以小學二至六年級學生為對象,對他們的創造性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獨立性進行測驗。得出:流暢性最高,獨立性最低。四年級學生創造性思維最低,五年級最高。
[4]王耘、葉忠根、林崇德(1995:164-5):心理學研究者一般認為,這個關鍵年齡出現在四年級。(約10~11歲)若把範圍劃寬一點,關鍵年齡可確定為三至五年級之間。
[5] 陶倫思得出關於兒童創造力發展的動態過程的結論:小學一至三年級呈直線上升狀態;小學四年級下疊;小學五年級又回復上升;小學六年級至國中一年級第二次下降;以後直至成人基本保持上升趨勢。(轉引自郅庭瑾(2001:52)林崇德(1995:168)亦道:小學一、二、三年級是辯證思考萌芽時期,四年級是辯證思考發展的轉折期,五年級和六年級為辯證思考穩定發展時期。
[6] 陶倫斯(Torrance)得出關於兒童創造力發展的動態過程的結論:小學一至三年級呈直線上升狀態;小學四年級下疊;小學五年級又回復上升;小學六年級至國中一年級第二次下降;以後直至成人基本保持上升趨勢。(轉引自郅庭瑾(2001:52)林崇德(1995:168)亦道:小學一、二、三年級是辯證思考萌芽時期,四年級是辯證思考發展的轉折期,五年級和六年級為辯證思考穩定發展時期。
[7] 譚全基(1994:7):「修辭並非單純技巧問題,我們所用的每一個詞都反映了我們的思想、生活、教育、修養。」(《修辭新天地》)亦即我們所講所寫的每一句話皆是心理狀態的外在顯現。
[8]張春榮(2006)<國小常用辭格>:「確定國小常用修辭格方式有二:(一)、藉由歸納、統計,由國小國語教科書切入,由實用性出發,依據量化比例(辭格出現次數),確立國小常用辭格。(二)、藉由演繹、系統,由學術性出發,掌握修辭理論核心,依據能力指標(想像力、思考力),釐清修辭中重要辭格,並確立國小「理應」學習的常用辭格。」歸納出國小常用十個辭格,分別是比喻、擬人、誇張、雙關、類疊、對偶、映襯、排比、層遞、頂真。(國語日報2006/03/29第13版)
[9]朱作仁(1984:4):敏感期其時間分佈在:小學四年級、初中三年級、高中三年級。
[10]引自郅庭瑾《教會學生思維》(2001:52-53):陶倫思(Torrance)對關於兒童創造力發展的動態過程得一結論,認為:小學一至三年級呈現上升狀態;小學四年級下跌;小學五年級又回復上升;小學六年級至初中一年級第二次下降;以後直至成人基本保持上升趨勢。日本學者潼次武夫以小學二至六年級學生為對象,對他們的創造性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獨立性進行測驗。得出:流暢性最高,獨立性最低。四年級學生創造性思維最低,五年級最高。
[11] 中國時報報紙標題,引自黃慶萱(2002)《修辭學》頁439。
[12]「Yello——野柳」就狹義而言,是「異語」(「異語」包含外國語、漢語、方言與各行各業的特殊語詞。);就廣義而言,是「雙關」。如:「樂捐」——「勒捐」,這是「雙關」;「樂捐」——「不樂之捐」,這是「倒辭」(反語)。
[13] 陳忠信(2003)<國中國文雙關修辭法與語文教學應用>即是討論廣告及流行歌曲中「雙關」修辭格運用,認為可藉由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電視廣告結合「雙關」教學,可提高興趣產生正面作用。然須教導學生正確書寫認知觀念,勿因使用「雙關」,而使文字產生書寫上的混淆與污染。
[14]許良英譯(1979:284)《愛因斯坦文集》第三卷:「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肅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

國小高年級修辭格創意教學研究


~陳麗雲

94.10.20發表於崑山科技大學「創造力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

知識經濟(Knowledge Economy)時代是一個以「腦力」決勝負的時代,[1]創造力(creativity)是其重要指標,創新、創造、創意是決定國家發展的主要動力及必備能力,創新是知識經濟競爭的核心,要具有競爭力,就要有創造力。體現於教師身上便是「創意教學」(creative teaching;使教學更具創意、新意及富有變化)和創造力教學(creativity teaching;如何培養出有創造力的學生)的實踐。
修辭格本身就是具豐富創意的語言表達方式,本文旨在透過「修辭格創意教學」之創思教學設計,讓莘莘學子能善用修辭、植根深化,欣賞中國語文含蓄經典之美,淫泳在真情動人的章句中,提升我們的新一代學子創意能力,培養創造性思維;開展語文智能,展現優質文化涵養。
壹、緒言
一、研究動機
基於「九年一貫」對本國語文的基本理念:「旨在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期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聽、說、讀、寫、作等基本能力,並能使用語文,充分表達情意,陶冶性情,啟發心智,解決問題。並培養學生有效應用中國語文,從事思考、理解、推理、協調、討論、欣賞、創作,以擴充生活經驗,拓展多元視野,面對國際思潮。進而激發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提升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以體認中華文化精髓。」基於對修辭格教學內涵的正視:修辭學並不等同於修辭教學;修辭格教學亦不等同於修辭格靜態的辨析、修辭格數量的起伏。筆者認為,要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要培養學生創意思維,要提升學生語文質量,將可從「修辭格創意教學」入手。
黃麗貞(2004)謂:「目前台灣修辭學研究,在理論上,大多數都以各種修辭格(即修辭方法)的認知為基本,這當然是正確的途徑;但在了解了各種修辭方法之後,應該要將這些方法作實際的運用。」(P.624)且修辭格本身就是饒富創意的語言表達方式。職是之故,修辭格教學須與創新教學實務接軌,以創造力提振教學品質。本文根據《創造力教育政策白皮書》中推動原則:「融入原則,創造力課程與教材應融入各科教學」,與推動策略:「鼓勵教師研發創造力之教材教法,進行有關創造力培育之行動研究」,從理論與教學設計角度來探討創思技法融入修辭格教學。

二、研究目的:
(一)、了解目前國小高年級使用的教科書中,出現較頻繁的修辭格類型;開啟兒童對「修辭格」的認識,理解運用修辭格的技巧,修潤辭藻。
(二)、以創意教學提高語文教學的興趣和效益,使教與學都能愉快而有效,寓教學於遊戲,學生喜愛修辭,加強語文教材的趣味性。
(三)、培養兒童創造性思維,讓語文教學活潑化,提高兒童語文表達能力,發揮豐富的想像力並激發寫作的興趣,培養創造性的人格。

三、研究方法
由於修辭是由「語言表達的規範」出發,邁向「語言表達的變異」。因研究
修辭,首重「相互比較法」,見其「變異」、「超常」的所在;次重「創思教學法」,經由「創思」、「創意」的突破,開發語言表達的生動性、深刻性。至於在文獻探討及語料的實施上,運用「文獻分析法」析其材料,以習取先進智慧。
1、相互比較法:事物的普遍聯繫性和異同性是相互比較法的客觀物質基礎。有比較才能有鑑別。呂叔湘(1983)謂:「一切事物的特點,要跟別的事物比較才顯示出來,語文也是這樣。」區分事物的異同,第一步就是比較,它既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一種具體的研究方法和教學方法。

2、創思教學法:潘仲茗(1994)指出:「語文課堂教學中特別重視語言與思維能力培養。」[2]張春榮(2004)亦云:「修辭是語文豐富想像的開拓,高度悟力的綜合展現,以精確為本,以新穎性(陌生化)為上。」其說法無疑與創思教學理論相互輝映,可見修辭教學與創思教學之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3、文獻分析法:將所主要從台灣、香港和大陸目前可蒐集到的專書、報章
雜誌、博碩士論文、研討會論文集、期刊論文、雜誌,及相關網路資源,進行資料之整理、閱讀統整和分析。

貳、文獻探討
語文教學應是一種教來使人感到愉快的藝術,修辭格創意教學是創造美感、提
升創意、提高教學效果的上課藝術,「寓教於樂,寓智於美」是語文的教學原則,「語文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就要走上修辭學、風格學的道路。」(呂叔湘,1983)是故,修辭格教學結合創思技法的研究,當能激發課堂語言創意藝術之花。
一、修辭格教學的意涵
「修辭教學」源於「修辭學」,然「修辭教學」不等於「修辭學」,各有其訴
求與目標;前者重實務,貴活用;後者重理論,講系統。「修辭格教學」為「修辭教學」之一重要板塊,應在遊戲中親近,在練習中領會,在生活中妙用。九年一貫的修辭教學,不再是傳統「修辭學」的全盤托出,而是取經用宏,重新設計,養成學子語文創意表達能力的最佳媒介。
胡性初(1994)指出:「不論是大陸還是香港,都沒有把修辭教學提到語文教學的重要位置上,都是以修辭格的辨識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其實都是把修辭當作語文教學中的一種點綴,從而,把修辭教學引向了誤區」。台灣地區亦然:修辭只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小小點綴品,老師強調的是「分析這屬於何種修辭格?」可見若希冀學生將所學得的語文知識運用在生活和各種處理問題的能力,必須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始終重視修辭教學。
修辭教學並不僅限於修辭格,其包含的層面既寬且廣,欲探究其深奧須分多方面一一探討。修辭格是修辭中最重要的一板塊,黃慶萱(2002)認為研究修辭,「以辭格為重心,在理論上,是可以充實而臻圓滿的。」(P.908)他對修辭學發展的「前瞻」中亦提出:「建立以修辭格為重心的修辭學。」(P.916)是故,本文之修辭教學研究聚焦於修辭格教學,餘暫不論。
中西方的修辭學,長期以來都是以修辭格為中心。[3]八十年代以後,修辭學蓬勃發展,論著如雨後春筍,不斷湧現。其中有不少學者探索新思路,改革或增添了修辭學的傳統內容及研究方法;然有一點沒有變:就是未曾忽視修辭格的重要地位。甚而,最具修辭特色的修辭格,不但廣泛存在,而且有了新的發展天地。
修辭格存在於小學各冊的國語文課本之中,但如何教修辭格卻無具體做法。什麼年級的學生應該學會什麼修辭知識和技巧則毫無計畫;運用修辭技巧,鑑賞修辭佳句,幾屬空白;教與學脫節,這種現象亟須從速改變。筆者認為:要充分發揮國語文的實際生活作用,培養學生語文創意,必須加強修辭格創意教學與研究。是故,建立完整又有趣的修辭格教學創意課程,勢在必行。
二、修辭格教學的現狀及改進辦法
修辭格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相當重要,然現今在小學中未能真正走上修辭格教學之路,甚至修辭格教學在小學中尚未全面開展。國內學者及教學現場的教師們,重「修辭學」,不重「修辭格教學」,致使修辭格教學產生誤區。其原因雖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問題在於目前小學語文課的修辭格教學在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還有些問題須待改進。
修辭格教學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和語文創意的表達占有重要地位。然現行小學中修辭格教學的情況頗不理想,因此,教師於進行修辭格教學時,往往無所適從的。修辭格教學的重點為何?修辭格該如何教?學生應如何學修辭格?學哪些內容?達到什麼標準?有哪些具體做法和要求?等等重大的問題,均令師生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教師或許囿於自身對各修辭格之間辨識不深,所以進行教學時,都依賴「教學指引」,然「教學指引」的編纂及說明未必正確、甚而錯誤百出,且並未具體明確說明如何區分各修辭格間之變異,對修辭格實例也未加以深入詳細分析。須知很多修辭格承載著豐富的文化氣息,修辭格教學即是審美的教學,修辭格的創意教學是提高文化素養和學生創造力的一條有效途徑。
胡性初(1992)《實用修辭學》中提及大陸地區修辭教學現狀:「中學修辭教學的現狀有三:一、修辭教學大綱--空白;二、修辭教學的重點--不明;三、修辭教學往往依賴--教參。」可見建立有系統體制、有序列進階的修辭格教學是兩岸都尚須努力的課題。
筆者擔任教職已十餘年,歸納整理出現今小學中修辭格教學的偏失有四:
(一)、重點偏頗:
誤把修辭格辨析與修辭格教學等同,修辭格辨析取代修辭格教學。須知修辭教學包含修辭格教學,但修辭教學,並不等同於修辭格教學;修辭格教學包含修辭格辨析,但修辭格教學,並不等同修辭格辨析。
(二)、方法單一:
修辭格教學只停留在對幾種常用修辭格一般性認知階段,未能把修辭格教學同閱讀、寫作,乃至說話訓練的有機結合。換言之,做「靜態」的修辭格辨析教學,而非「動態」修辭格教學。這方法陳舊單一的修辭格教學,致使小學「修辭格教學」過於淺化,嚴重影響學生寫作和創意能力的培養。
(三)、名稱混淆:
修辭格的名稱,各家自有其名稱、術語,有其差異,在常用、重要修辭格上,修辭格之名稱、術語實有必要加以統一、釐清,以利實際教學者之實施教學,故術語的檢視是必要的,以利分辨、明晰。
(四)、序列未定:
一般修辭論述專書,介紹修辭格以並列說明為主,未見修辭格之進階序列。然教學實須由淺入深、由易而難慢慢引導,修辭格之序列未定,教學大綱不明,實施修辭格教學時只能憑乎教學者之一心,自己序列教學,導致修辭格教學進入誤區。

香港學者馮瑞龍關注中文修辭教學多年,馮瑞龍(1994)《中文修辭教學
和廣告修辭學》即指出:現時香港大、中、小學中文修辭教學都存在著一些普遍的弊病,如:1、缺乏系統2、過分強調修辭格。(問題的重點在教授的體系和方法)。3、對消極修辭不夠重視。4、修辭格的分類混亂。5、只用文學作品為例。6、不符商業社會需求。
綜上所論,可見修辭格教學是台、港、大陸都很關注的焦點,卻一直無具體的施作方式,只停留在修辭格僵化的辨識,對語文教學及創造力培養都明顯不足。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材編選原則」中提及:「事先宜作通盤設計規劃,由
淺入深,系統安排,分派各冊單元中,並提供反覆及統整練習。」修辭格本身由淺而深、由易而難,自成序列。把握各修辭格特性,確立不同階段學習重點,將使修辭格教學更清晰、有效。是故,重要修辭格之確立及修辭格之序列銜接,均須加以統整、規劃,以利教學之實施。筆者參照張春榮所提修辭格序列(如表2),相信由此劃分,修辭格教學當能循序漸進,網絡明晰,使修辭格教學活用於語文教學領域,綻放燦爛語言創意藝術之花。表 2 修辭格序列
能力指標
修辭格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比喻
明喻、暗喻
(本體與喻體關係)
明喻、暗喻
(喻體與喻解關係)
略喻、借喻、詳喻、博喻等(多樣化運用)
擬人
具象的擬人、擬物
(形容詞、動詞)
抽象的擬人、擬物
(對話)
深刻的擬人、擬物
(情境、寓言)
誇張
數量的誇張
(放大、縮小)
時間、空間的誇張
(放大、縮小)
物象、人情的誇張
(放大、縮小)
雙關
諧音雙關
(單字、複詞)
詞義雙關
(複詞、短語)
句義雙關
(句子、句群)
類疊
類字、疊字
類句、疊句
綜合運用 
對偶
短語相對
句子相對
當句對、隔句對等
映襯(對比)
對襯(兩個相反事物的對比)
雙襯(一物本身相反性質的對比)
反襯(矛盾詞、矛盾句)
排比
短語的排比
單句的排比
複句的排比、段落的排比
層遞
語詞的層遞
句子的層遞
段落的層遞(綜合運用)
頂真
語詞的頂真
句與句之間的頂真
段與段之間的頂真

(張春榮,2005:24)

修辭格教學宜抓重點,學精采,把握重要修辭格,並能確實運用各重要修辭格;修辭格教學應及早制定出教學大綱,使修辭格的教與學都有所衡準;修辭格教學應透過由語文知識的灌輸晉升到智力能力的培養,進而進入藝術的薰陶,創意的發揮;修辭格教學的目的、具體內容和要求須予以明確規定,師生方有一個統一、可遵循的修辭格標準,明確教學意義,充實教學內容;修辭格教學應動靜結合,利用遊戲、活動、影像媒體等媒介豐富修辭格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感受修辭格之美趣及情韻,以收修辭格創意教學效果;修辭格教學應強化學生修辭技巧和綜合能力的訓練,設計融貫知識性、情趣性和實用性之創意教學,使其更生活化、多元化、趣味化,以展現修辭格之音樂性、圖畫性與其意義性。
職是之故,筆者研究著力於開發國小修辭格的創意教學方法,希冀透過活潑有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了解修辭格,實際運用修辭格,並透過修辭格創意教學,提升整個語文教學的效能,讓修辭格教學真正活化、生動有創意,培養學生學得帶得走的能力,以臻及「玩深刻」、「抓重點」之修辭教學目標,使學生「長一雙修辭的眼睛,一對修辭的耳朵,一個修辭的頭腦。」如此,學生才可踏上「悅心悅意,悅神悅志」的審美層次。
葉聖陶(1980)謂文法和修辭教材的編排和教學要:「注重理解和實用,竭力避免機械的術語和過細的分析。務使讀者修習之後,對於語言文字的規律具有扼要的概念,並且養成正確的、精確的發表的習慣。」(P.169)何永清(1991)亦提出修辭教學的原則有四:1.不要使用太多的修辭專門術語。2.不要舉用太多成人作品的例子,用國語課本和小朋友的作品即可。3.不要用筆試方式作為教學評量。4.不要單獨進行作文的修辭教學,應和讀書或說話互相配合,在生動自然
的情境下自然學習。由此可知,修辭格教學應結合課本的修辭知識和修辭範例,與學生的習作結合進行分析評論,如此方可把修辭格教活,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
張春榮(2005)分析「辭格教學序列」,認為:第一階段修辭教學,可以以「比喻」為核心,兼及「接近聯想」、「相似聯想」為主的辭格:擬人、誇張、雙關、類疊,偏字句修辭;第二階段以「對比」為核心,兼及以「相對聯想」為主的辭格:對偶、映襯、排比、層遞、頂真,偏篇章修辭(結構設計)。如表3:
第 一 階 段
第 二 階 段
比喻、擬人、誇張、雙關、類疊
對偶(形式上對比)、
映襯(內容上對比)、排比、層遞、頂真
五種
五種
相信由此劃分,修辭格教學才能在豐富想像力的開發上,有所進階;才能在寫作能力的培養上,形成序列;也才能讓日益繁瑣的「修辭格教學」,綱舉目張,脈絡清晰,自成鮮明易懂的理論系統,達成修辭格創意教學的目標。
三、修辭格教學相關研究及展望
迄今,有多篇攸關修辭格研究的相關研究及碩士論文,[4] 筆者分析前人研究的向度有三:
第一、大多數的研究都在修辭格的分析、統計,停留在修辭學的層次,從小學到中學,修辭格研究的擴展,通常僅僅是修辭格數量的變化,鮮少涉入修辭格的教學,未能邁向修辭格教學之研究。
第二、研究大都侷限在國語教科書的範文修辭格教學,並聚焦在中學領域。
第三、如何將饒富語言創意的修辭格教得生動、教得有趣味的修辭格創意教學研究,迄今闕如。尤其在國小這個領域,目前尚缺乏全面研究開發。
修辭格教學,就是要讓學生了解修辭格的定義及來龍去脈,幫助學生理解語
文中修辭格的字面意義和字裡意義之間的關係,幫助學生準確評析修辭格運用之優劣得失,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更好的運用修辭格,揮灑語言創意,能在語文教學中遊刃有餘。是故,筆者認為,「修辭格創意教學研究」應加強開發的方向有三:
(一)、修辭格的比較教學:
首先,應先將一般易混淆的修辭格放在一起比較、進行分析,以辨其異同。其次,在教學中,應注意在表達時,用與不用修辭格和採用不同的修辭格效果是不同的通過對比的比較分析,讓學生理解並學會在何種情況應使用修辭格。再次,修辭格運用得與失的比較,成功的修辭和有「病例」的修辭兩相對照便可不喻而明。
(二)、修辭格的動態分析
傳統的修辭格教學往往側重於修辭格的定義、分類、辨識,使學生覺得索然乏味。修辭格創意教學進一步要做的是,培養其修辭格的實際運用、駕馭的能力。這一向度是以往傳統修辭格教學中沒有得到充分重視,亟須加強的重要板塊。透過教學活動創新趣味化的引導,使學生明其優劣得失,引導學生在語境中把握修辭格,分析修辭格,運用修辭格,如此,教學方有意義和趣味,方能讓學生真正領略修辭格語言創意的奧妙。
(三)、精心設計修辭格教學創意課程
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設計一些生動活潑的修辭格課程,如透過
遊戲法、仿作練習、分組討論、結合廣告視聽媒體等,使學生於修辭格教學課程中有實際參與的機會,激盪創意,激發學習興趣,使其理解、分析和運用修辭格的能力大為提升。是故,修辭格的教學應循序漸進,運用創思教學方法引導教學,使創思與修辭格教學互為挹注,相得益彰,真正臻及創意教學的實踐。

參、修辭格創意教學的策略
修辭格本身就是饒富創意的語言表達方式,修辭格教學更是發揮創意的教學。修辭格創意教學,屬於程序性知識,[5]重在「如何」(How)實施,使修辭格教學由「是什麼」(What),提升至「如何達成」(How)的層次;修辭格創意教學,不在於個別修辭格的分析、理解,而在於重要修辭格之會通綜合,展現合理、生動、深刻的書寫,達至語文教學高峰。「怎樣才能提高語文教學的興趣和效益,使教與學都能愉快而有效?」這是許多從事語文教育老師共同關心的話題。事實上,筆者認為:興趣和效益,可以相輔相成。
王萬清(1999)曾提出修辭格教學之策略,[6]而不同的修辭格,其所採取之教學策略亦不同。筆者認為:寓教學於遊戲,就是最好的方法,換言之,「勤有功,戲也有益」。進行修辭格創意教學時,師生都帶上「綠色帽子」揮灑創意,[7]教學和學習不再枯燥。本研究之教學模式如下圖: 圖 4
「國小高年級修辭格創意教學之研究」模式圖
(一)、語文遊戲教學法
張正男(1993)謂:「遊戲式教學法是啟發創造思考潛力的教學方式」。遊戲式教學是透過活動設計的趣味性教學法,不只過程生動有趣,受學生喜愛而熱烈參與,而且變化多端最能啟發學生的創造思考潛力。中小學生創造性思維品質培養是由遊戲開始漸發展為學習活動。[8]真正的遊戲環境,使人放下重擔,從而引發我們的內在動力。是故,語文教師可借助遊戲教學法來改善語文教學的質素。
修辭格創意教學結合遊戲教學法,教學遊戲運作的基本要訣,就是:易(材料易找)、快(準備快捷)、趣(內容有趣)。對老師而言,如果遊戲不能「易、快」,的確無暇準備;對學生而言,如果遊戲無「趣」,也就沒有吸引力,令人索然無味。在實施細節上,應先將項目清楚列明,應用時一目了然:
1、名稱2、對象3、目的4、性質5、人數6、時間7、教材8、遊戲方法。
是故,修辭格創意教學遊戲並不是隨意、隨機的選擇。而是要考慮教學的重點、學生已有知識、學生現時的弱點等。此外,要成功推行教學遊戲,設計時必須有針對性,配合課本較常出現、國小高年級常用的修辭格,有系統的教學引導。
遊戲是孩子的最愛,教學遊戲對語文學習,尤其是修辭格創意教學的學習,助益極大,運用時應結合情景創設,用生動活潑的場景來激發學生的情緒,引發學生心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使其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主動內化教學內容。
(二)、比較教學法
修辭格創意教學較常用的是比較研究法。對語言進行選擇的過程,就是一個
比較過程。好與不好,總要通過異同的分析比較,才容易彰顯。用比較法進行修辭格教學,將能對修辭格進行動態的分析,深刻的把握修辭本質,使學生較易體會修辭的方法和規律。
有比較才有鑑別,所謂「推敲」,就是比較。「比較教學法」就是魯迅譽為「極
有益處的學習法」。善用「比較教學法」,讓學生在比較中提高認識,加深理解。葉聖陶謂:「修辭教學要隨時從教材中提出實例,做彼此的比較研究。」要引導學生「隨時留意自己和他人的」語言文字,「要比較、要歸納、這樣說不錯,那樣說更好,這樣說起了什麼作用,那樣說含有什麼情趣,使語言文字接近美好的境界。」(葉聖陶,1980:202)讓學生在具體的比較情境中,達至教學目標。是故,「比較法」是個很好的學習方法。筆者認為,修辭格創意教學研究之比較法可從三方面著手:
1、 同一辭格,同一內容,同一作者先後作品初稿、定稿之改稿比較。
只從作家已完成的作品去說明作家為何這樣寫,讀者不易看出,也不能領悟,若對同一作品初稿和定稿進行比較,從中學習,就簡直好像藝術家在對我們實物教授,這是極有益的學習方法。
2、同一辭格,同一內容,不同作者作品之比較。
透過比較,觀摩不同作者的作品如何使用修辭格達到良好表達效果。
3、同一內容,同一題目,用多種不同辭格表現之比較。
修辭格創意教學進行「表達→承載→理解」,從改筆中學習進行比較教學,使修辭格活生生的「活」了,比靜態的修辭格辨析的教學,更有效果。
(三)、屬性列舉法(Attribute listing)和曼陀羅思考法
屬性列舉法可結合曼陀羅之「九宮格」圖形的引導、練習,思考時可做擴散型及圍繞型之流動思考發展,使學生「舉一隅而三隅反」,開發豐沛想像力。如以「春」為主題,結合「屬性」的辨析、輻射,使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格,確知修辭格特性,釋放流暢想像力。如:

棉 被
陽 光
百 花 綻 放
火 炬
春(溫暖)
生 命
紅 色
母 愛
燈 火
藉由「屬性」,展開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格之相似聯想;不同的屬性可開展發揮不同的主題,使用不同修辭格,訓練莘莘學子想像力之流暢性與獨特性。屬性列舉法適用的修辭格有多種,幾乎所有辭格皆可藉由屬性列舉法的相關擴散思考,進行創意教學。
(四)、強迫組合思考術(Forced relationship)和類推比擬(分合)法
結合戈登(Gordon)首創類推比擬法(分合)法(synectics)之創思技術,分合法通常適用於比喻和擬人及映襯等修辭格。如:
1、哪一種動物和降落傘相似?為什麼?
2、雲和閒談,哪一種比較快?為什麼?
3、圓形和菱形,哪一種比較有趣?為什麼?
藉由上述題目,可助學生奇思異想,重新組合,擴展思考。進行類推比擬時,可由擬人、直接、狂想等類推及壓縮衝突(用相矛盾或衝突的字描述)等四個向度進行思考。以強迫組合思考術進行修辭格教學最常適用於比喻、擬人、映襯、類疊等,其次為對偶、排比、頂真等。
(五)、自由聯想思考術(Free association techniques)
自由聯想乃是學生創造力的表現,亦即擴散性思考的流暢與精進和獨特。運用自由聯想思考述進行修辭格教學時,可用下列三種方法教導學生:
1、直接比擬:對照比較兩事物或觀念,其間差異越大,此對照比較越佳。如運用「比喻」時,語義跨度越大,比喻效果更佳。然語義跨度越大時,亦須注意其喻解之可釋及得宜。
2、自身比擬:擬情認同於人、事物,紓發情緒,或認同其生物特性;若能擬情認同於無生物,對學生而言則是較困難的,須具較高語文創意能力。
3、符號比擬:用兩相互衝突或矛盾語詞進行描述。如「無用的貴重物品」、「富貴的貧窮」,依此對比,便具體而明晰。
自由聯想亦可結合心智圖法的「枝幹延伸」、「關係連結」、「定關鍵字」、「分枝分化」等方式進行思想連結,形成一個相互連結的「聯想網」、「創意網」或「概念樹」,強化思考的縱深程度。
(六)、腦力激盪術(Brainstorming)
集思廣益進行腦力激盪,在分組進行活動時,除了團隊精神之培養外,尚可見賢思齊,大大發揮「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的精神。在課堂教學中,是非常實用的一種教學法。進行修辭格創意教學時,腦力激盪法可適用於任何修辭格,搭配活動或遊戲動態的進行,將是一堂生動活潑、寓教於樂的語文創意課程。
(七)、結合題型設計教學法
結合題型設計,讓學生由實際練習中深切領悟修辭格之真正意涵。題型設計,包括修辭格之仿寫、擴寫、續寫、改寫。
1、仿寫
重要、常見修辭格,可透過「仿寫」實際演練,深切體會。因模仿是學習之初始,在創思技法中,模擬法是重要的一種。然須注意的是:仿寫不是簡單的複製,其中包含著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豐富想像力,意味著兒童開始從簡單的模仿中跳出來,開始內化學到的東西。此「仿寫」,須具有特殊表達方法,非依樣造句,更具文學性,培養創思之變通力。
2、擴寫:擴寫是擴而充之的詳細描寫,可培養觀察力,及創思之精進力。
3、續寫
續寫可測試學生對修辭格特性之把握,亦可測知其聯想力之向度,有中生有,開展相似聯想、相對聯想,培養變通力及「再造性」之想像力。
4、改寫
改寫其難度較高,因其為修辭格之會通,高度創意之展現,藉由不同修辭格,述說同一主題,培養學生靈活的運用修辭格,展現高度創意。
(八)、結合影視媒體、動態口語
實施修辭格創意教學時,應不限於靜態書寫(語言符號、非語言符號)、欣賞,應可結合動態口語(演講、辯論、說故事、相聲、舞台劇、兒童劇展等);其內容應多元,廣納百川,不限於文學作品(課文、詩、散文、小說、戲劇)還可包括漫畫及影視媒體(廣告、歌曲、電影名言佳句),利用這些教學媒介,當使修辭格創意教學視野拓展,使修辭格創意教學邁向更生活化、更多元、更活潑趣味之道路。從事動態教學時,亦可結合心像法來做肢體和心靈放鬆的練習。此教學法適用大多數修辭格,先帶出比喻、擬人、類疊、誇張、雙關等簡易修辭格,再深化進階為對偶、映襯、排比、層遞、頂真等辭格。
(九)、創造思考提問技巧(Creative asking skill)
課要教得好、教得活,課堂上設疑提問,討論訂正,是很重要的教學活動,此是促進學生進行思考和開發智力、思維訓練的手段。提問而能引導學生合理正確的思考,就要問得精簡巧妙、新奇有趣、難而有度、深而可知,更要問得有思考餘地而富啟迪作用。是故,修辭格創意教學通過適當的提問和引導,既能考察學生之理解程度,且能引發學習動機和興趣,培養思考習慣,進而達到創意思維訓練實效。
以上這些教學策略其實非單獨存在使用,是可多方綜合使用於教學設計。如
畢保德語言發展教材(Peabody Language Development Kits)的每一單元,均含二或三個下列各種不同形式的語言活動(林建平,1990:25)。[9]
由上觀之,同理以推,修辭格創意教學之策略亦非自成一格,宜彈性搭配
使用,活化教學。

肆、結語
修辭格創意教學宜抓重點,學精采,利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及趣味有效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在遊戲中親近,在練習中領會,在練習中妙用,使修辭格創意教學清晰落實於國小語文教學中,讓莘莘學子喜愛修辭,發揮無限潛能之創意;教學者教學脈絡明晰有條理,教學輕鬆自在,讓師生共同開拓多元智能之想像力與表達力,喜愛修辭,不再害怕修辭,提升語文教學為創意教學。
創造力是埋藏在人類腦袋裏的金礦,擁有「創意能力」的學生,其思維流暢,對事物保持敏感。創造力著重於創新和發現,教師於「創意教學」過程中應致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筆者認為:一門學科的建立和發展,或者是理論本身的需要,或者是因應課程發展實際的需要,它的重要價值,顯然不僅僅在於理論的突破與更新,更在於對學生的助益起迪和語文質量的提升。
修辭格創意教學,首應正視「修辭格教學」的重要性,宜依修辭理論,重新爬梳,以重要、常用的辭格為優先,確立修辭格知識的序列及系統,還其真實面目;在學習上,須全方位、多角度的學習,[10]學生把握住學習的時間、機會和對象,學習效果是趣味且多元;在教學上,結合範文教學和實際練習,所謂「修辭入文」,所以和範文教學結合,於實際生活中練習體悟;在教法上,應活化多元,多採用創新型教學法,[11]結合創意教學,達到創意教學的目標,提升學生創造力;在運用修辭格上,宜拓植進階,確實明白各修辭格運用的原則與方法,注意單項修辭格,亦須注意綜合修辭格之使用。是故,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多與學生互動,或嘗試由教師本身先試做範例或和學生一起遊戲教學,以提振學生學習樂趣。
要提升國家競爭力,就要提升創造力,創新是知識經濟競爭的核心;語文教學的創意教學,應是重視加強修辭格教學,落實修辭格創意教學,培養學生語言創意,提升語言運用的藝術,使學生優游於創意的天空,開展語文智能,展現優質文化涵養。
參考文獻
中國修辭學會編(1987)。修辭與修辭教學。上海:上海教育。
王萬清(1999)。多元智能創造思考教學--國語篇。高雄:復文。
何永清(1991)。國小中年級作文修辭教學之探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2(2), 67-72。
呂叔湘(1983)。呂叔湘語文論集。台灣:商務印書館。
林建平(1990)。創意的寫作教室。台北:心理。
姚亞平(1997)。當代中國修辭學。廣州:廣東教育。
胡性初(1992)。實用修辭學。廣州:華南理工大學。
胡性初(1994)。大陸與香港中學語文(漢語)修辭教學的比較--談語文(漢語)教學與工作。載於謝錫金主編「中文教育論文集」第二輯(下冊)。
胡性初(1998)。修辭助讀。台北:書林。
張文新、谷傳華(2004)。創造力發展心理學。合肥:安徽教育。
張世彗(2003)。創造力:理論技術技法與培育。台北:張世彗。
張正男(1993)。語文遊戲:語文活動設計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師大書苑。
張春榮(2004)。修辭學在「讀」與「寫」教學中的運用。國文天地,20(4),20-26。
張春榮(2005)。國中國文修辭教學。台北:萬卷樓。
馮瑞龍(1994)。中文修辭教學和廣告修辭學。載於香港語文教育學院舉辦之「93年國際語文教育研討會論文集--語文和學習」(PP.409-414),香港。
黃慶萱(2002)。修辭學。台北:三民。
黃麗貞(2004)。實用修辭學。台北:國家。
葉聖陶(1980)。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北京:教育科學。
劉金棠(1995)。探尋富有情趣的修辭教學方法。修辭學習,67。
潘仲茗(1994)。談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載於謝錫金主編「中文教育論文集」第二輯(上冊)。  
[1] 知識經濟的顯著特徵有三:一是經濟發展可持續化,二是資產投入無形化,三是世界經濟一體化。故知識化、創新化、全球化是其重要指標。
[2] 潘仲茗(1994):「關於知識與發展智力、培養能力。不再把課堂看做單純傳授知識的講壇,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特別重視發展智力、培養能力。語文課堂教學中特別重視語言與思維能力培養。」<談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載於《中文教育論文集》上冊。
[3]如:唐鉞《修辭格》以「修辭格」為對象,論述了五類二十七格,陳望道稱之為修辭學的「先聲」。陳望道《修辭學發凡》更是我國現代修辭學奠基大作,以「修辭格」為中心,詳細論證四類三十八格,對修辭格的特點、作用及它們之間的聯繫和區別,分析得尤為周密,由此建立修辭格的科學體系。黃慶萱《修辭學》分三十章詳細論證了三十個修辭格,幾乎佔全書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篇幅。姚亞平(1997)《當代中國修辭學》謂:「《修辭學發凡》最精采部分之一也就是它的修辭格研究。」(P.215)所以才會形成「辭格中心論」,因為修辭格研究能集中而典型的體現形式化、概念化、類別化等學術特徵之型態。
[4]1、陳香如(1996)<國小國語課本中修辭方式>2、陳香如(1997)<國小國語教科書之修辭方式分析>3、王家珍(1998)《透過讀寫結合的方式進行修辭教學》4、陳宇詮(2000)《引導兒童作文教學之探究~自修辭的角度切入》5、李秀萍(2001)《高中國文範文修辭教學研究》6、陳麗幸(2002)針對本國語文低年級九年一貫教材審定本進行修辭方式的比較7、楊淑雅(2003)《國小高年級國語教科書之修辭研究》8、林芳如(2003)《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修辭格之研究》9、陳明發(2003)《國小五年級讀寫結合修辭技巧合作學習教學方案之行動研究》10、高慶文(2004)《國中國文科範文修辭教學研究》11、吳純玲(2004)《國小童詩教材與童詩創作之修辭研究》12、張志瑋(2004)《九年一貫課程中國民小學低年級語文領域(本國語文)審定本修辭方式之比較研究》
[5] 現代認知心理學家一般將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用於回答「世界是什麼」的知識,是個體有意識的提取線索,進行直接陳述的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用於回答「怎麼辦」的知識,是個體無意識的提取線索,因而只能借助某種活動形式間接推測出來的知識)。加涅將認知領域學習分三類:言語信息(屬陳述性知識)、智慧技能和認知策略(屬程序性知識)。(張文新、谷傳華,2004:187-188。)
[6]包括:朗讀、六W、列舉、情境、替代、感官、比較和情境練習八種。
[7] De Bono(1999)提出六頂思考帽的顏色各不相同:綠色思考帽,代表創意與新的組合;黃色思考帽,代表樂觀,包含著希望與正面思想;黑色思考帽,代表的是負面的因素,為什麼不能做;紅色思考帽,代表情緒上的感覺;藍色思考帽,代表思考過程的控制與組織;白色思考帽,代表客觀的事實與數字。(轉引自張世彗,2003:244)
[8] 對於幼兒來說,思維的創造性主要是在遊戲中發展起來的。進入中小學後,學習成為兒童的主導活動形式;學習活動成為兒童創造性思維培養的主要形式。在學習基本的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中,通過有意識、適當的教學,及兒童對教學問題的解決活動,創造性思維逐漸得以發展。是故,創造性學習成為學齡兒童創造力和創造性思維發展及表現的重要形式及途徑。(張文新、谷傳華,2004:325-328)
[9] 1.活動時間2.腦力激盪時間3.分類時間4.會話時間5.批判性思考時間6.描述時間7.戲劇表演時間8.接受命令時間9.猜謎時間10.認同時間11.想像時間12.聽的時間13.看的時間14.記憶時間15.啞劇時間16.模仿時間17.關係時間18.押韻時間19.說故事能力發展時間20.加速時間21.故事時間22.觸摸時間23.字彙建立時間

[10]胡性初(1998)《修辭助讀》:「全方位學習修辭是隨時隨地都要講究修辭、學習修辭;而多角度學習修辭,是指既向書本學習,又向社會生活中的各階層人士學習。」
[11] 劉金棠(1995)<探尋富有情趣的修辭教學方法>中提到:「電視播放國際辯論賽及其他演講賽時,適時的引導學生從修辭角度進行分析,可增強學生對修辭的興趣。」(《修辭學習》67期)